[发明专利]生产由软磁合金制成的薄带材的方法以及所得到的带材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9508.6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4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T·瓦克勒;雷米·巴特奈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普伦 |
主分类号: | C22C19/07 | 分类号: | C22C19/07;C22C30/00;C22F1/16;C21D6/00;C21D8/12;C22C38/10;C22C38/12;H01F1/147;C22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武晨燕;胡春光 |
地址: | 卢森堡大公*** | 国省代码: | 卢森堡;L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合金 制成 薄带材 方法 以及 得到 | ||
1.一种用于生产能够被机械切割的软磁合金的带材的方法,所述软磁合金的化学组成以重量计包括:
18%≤Co≤55%
0%≤V+W≤3%
0%≤Cr≤3%
0%≤Si≤3%
0%≤Nb≤0.5%
0%≤B≤0.05%
0%≤C≤0.1%
0%≤Zr+Ta≤0.5%
0%≤Ni≤5%
0%≤Mn≤2%
其余由铁及炼制中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根据所述方法,对通过热轧由所述合金组成的半成品而得到的带材进行冷轧以得到厚度小于0.6mm的冷轧带材,
其特征在于,在冷轧后,通过在介于所述合金的有序/无序转变温度和所述合金的铁素体/奥氏体相变点之间的温度下,使所述带材通过连续炉,并随后快速冷却至低于200℃的温度来对所述带材进行连续退火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温度介于700℃和93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温度介于720℃和90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带材的通过速度进行调整,以使在所述退火温度下所述带材在所述连续炉中的停留时间小于1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材离开所述连续炉时的冷却速率大于600℃/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材离开所述连续炉时的冷却速率大于1000℃/h。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带材在所述连续炉内的通过速度和所述退火温度进行调整,以调节所述带材的机械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的化学组成为:
47%≤Co≤49.5%
0.5%≤V≤2.5%
0%≤Ta≤0.5%
0%≤Nb≤0.5%
0%≤Cr<0.1%
0%≤Si<0.1%
0%≤Ni<0.1%
0%≤Mn<0.1%。
9.一种冷轧的软磁合金带材,厚度小于0.6mm,由合金组成,所述合金的化学组成按重量计包括:
18%≤Co≤55%
0%≤V+W≤3%
0%≤Cr≤3%
0%≤Si≤3%
0%≤Nb≤0.5%
0%≤B≤0.05%
0%≤C≤0.1%
0%≤Zr+Ta≤0.5%
0%≤Ni≤5%
0%≤Mn≤2%
其余由铁及炼制中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其特征在于:
或者,结构是“部分结晶”型,即,在用氯化高铁进行化学蚀刻后,在放大倍数为×40的显微镜下观察的样品至少10%的表面上不能够识别出晶界;
或者,所述结构是“结晶”型,即,在用氯化高铁进行化学蚀刻后,在放大倍数为×40的显微镜下观察的样品至少90%的表面区域上能够识别出晶界的网络;并且,在晶粒尺寸为0至60μm2的范围内,存在晶粒尺寸宽度为10μm2的至少一个组,所述至少一个组包括是第一晶粒尺寸组的晶粒的至少两倍的晶粒,所述第一晶粒尺寸组对应于对具有相同组成的未经受连续退火,而是经受在一定温度下的静态退火的对照冷轧带材的观察结果,使得用静态退火所得到的矫顽场与用连续退火所得到的矫顽场之间的差值小于通过连续处理所得到的矫顽场的值的一半;并且,在晶粒尺寸为0至60μm2的范围内,存在宽度为10μm2的至少一个晶粒尺寸组,其中,对已经历连续退火的样品所观察到的所述晶粒的数目与晶粒总数的比例,比对应于从已经历静态退火的所述对照冷轧带材上所取的样品的所述晶粒的数目与晶粒总数的比例大至少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普伦,未经艾普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95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