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异常检测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9182.7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5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下川嘉之;水野将明;须田义大;安艺雅彦;杉山博之;大谷光一;谷本益久;小村吉史;栗原纯;岩本厚;斋藤拓也;大林弘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B61F5/00;B61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异常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异常检测方法和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容易且廉价地检测正在行驶的车辆的异常的车辆异常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提高铁道车辆的行驶安全性而进行如下一种在线实时监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在营运车辆(商业运营中的铁道车辆)上安装各种传感器,由传感器监视正行驶于营运线路的营运车辆的状态,由此在营运车辆行驶时检测营运车辆的异常。
然而,在上述方法中,要检测正在行驶的车辆的异常必须在所有车辆中安装传感器,传感器的保养、检查等花费时间。因此,存在无法容易地检测车辆的异常且需要巨额的费用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208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515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的现有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且廉价地检测正在行驶的车辆的异常的方法和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发明人们对不是在车辆上安装传感器而是在车辆所行驶的轨道上设置传感器的情形进行了研究。而且,得到如下知识:在将测量车辆所具有的车轮的轮荷的轮荷传感器设置于轨道上的情况下,由该轮荷传感器测量的轮荷的平衡会由于特定的车辆异常而失衡;以及根据车辆异常的类型不同,轮荷失衡的方式不同。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的本发明人的知识而完成的。即,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异常检测方法,在具备多个台车的车辆行驶于轨道上时检测该车辆的异常,各台车具有一对以上的左右车轮,该车辆的异常检测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设置步骤,在上述轨道上预先设置用于测量车轮的轮荷的轮荷传感器;指标定义步骤,根据车辆异常的类型来预先决定用于检测上述车辆异常的指标,该指标由至少一个上述台车所具有的一对以上的左右车轮的轮荷表示;测量步骤,由设置于上述轨道上的轮荷传感器测量至少一个上述台车所具有的一对以上的左右车轮的轮荷;以及检测步骤,根据在上述测量步骤中测量出的轮荷来计算在上述指标定义步骤中决定的指标的值,根据计算出的该指标的值来检测正在行驶的上述车辆的异常。
在本发明中,在轨道上设置轮荷传感器是指在构成轨道的左右路轨上安装轮荷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根据由设置在轨道上的轮荷传感器测量出的轮荷来检测车辆的异常,因此与针对各车辆安装传感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且廉价地检测车辆的异常。另外,由于决定与车辆异常的类型相应的指标并根据基于测量出的轮荷计算出的该指标的值来检测车辆的异常,因此能够判断车辆异常的类型。
优选的是,上述车辆在前后具备一对台车,各台车在前后具有两对左右车轮,在上述指标定义步骤中,决定由至少一个上述台车所具有的四个车轮的轮荷表示的指标,在上述测量步骤中,测量至少一个上述台车所具有的四个车轮的轮荷。
根据所述的优选方法,使用由前后台车内的至少一方的台车所具有的四个车轮的轮荷表示的指标,因此能够期待指标的精度提高、即能够高精度地检测车辆的异常。
优选的是,在上述车辆在前后具备一对台车、各台车在前后具有两对左右车轮的情况下,在上述指标定义步骤中,如下述的式(1)那样决定上述车辆异常的类型是一系弹簧异常时的指标、即一系弹簧异常指标,在上述检测步骤中,根据在上述测量步骤中测量出的轮荷,计算上述一系弹簧异常指标的值,在进行该计算得到的上述一系弹簧异常指标的值大于预先决定的基准值时,判断为正在行驶的上述车辆发生了一系弹簧异常。
一系弹簧异常指标=|(P1+P4)-(P2+P3)|…(1)
其中,在式(1)中,P1~P4是任一方的上述台车所具有的车轮的轮荷,P1是指台车的位于前方右侧的车轮的轮荷,P2是指台车的位于前方左侧的车轮的轮荷,P3是指台车的位于后方右侧的车轮的轮荷,P4是指台车的位于后方左侧的车轮的轮荷。
在本发明中,一系弹簧异常是指设置在台车上的一系弹簧的异常,例如是指设置在台车上的螺旋弹簧的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91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