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现出多色性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其制造的模制塑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9019.0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5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郑亨柱;金在京;宋银珠;李荣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3/20 | 分类号: | C08J3/20;C08L101/00;C09B29/036;C09B5/14;C08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张英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现出 多色 着色 树脂 组合 使用 制造 塑料 | ||
1.一种树脂模制品,在用单波长的光源照射的情况下,所述树脂模制
品使得透射光满足以下数学公式1或数学公式2:
[数学公式1]
Abs(ΔX)=│X1-X2│>0.05
X1=厚度为1.0mm的所述树脂模制品的CIE 1931色空间的χ值
X2=厚度为1.5mm的所述树脂模制品的CIE 1931色空间的χ值
[数学公式2]
Abs(ΔY)=│Y1-Y2│>0.05
Y1=厚度为1.0mm的所述树脂模制品的CIE 1931色空间的y值
Y2=厚度为1.5mm的所述树脂模制品的CIE 1931色空间的y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模制品,其中,通过包含以下各项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制备所述树脂模制品:
透明热塑性树脂;用于着色树脂的染料(B);以及
通过混合基于蒽醌的染料(c1)和基于紫环酮的染料(c2)所获得的功能性黑色染料(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模制品,其中,基于100重量份的所述透明热塑性树脂,所述着色树脂组合物包含0.01至0.10重量份的所述用于着色树脂的染料(B);以及0.1至1.0重量份的所述功能性黑色染料(C)。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模制品,其中,所述透明热塑性树脂具有85%或更大的透射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模制品,其中,所述用于着色树脂的染料(B)选自由基于偶氮的染料(b1)、基于蒽醌的染料(b2)和基于次甲基的染料(b3)组成的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模制品,其中,所述基于偶氮的染料(b1)是包含以下化学式1的化学结构的化合物,所述基于蒽醌的染料(b2)是包含以下化学式2的化学结构的化合物,以及所述基于次甲基的染料(b3)是包含以下化学式3的化学结构的化合物:
[化学式1]
[化学式2]
[化学式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模制品,其中,通过混合按重量计20至70%的所述基于蒽醌的染料(c1)和按重量计30至80%的所述基于紫环酮的染料(c2)获得所述功能性黑色染料(C)。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树脂模制品,其中,所述基于蒽醌的染料(c1)是包含以下化学式4的化学结构的化合物,以及所述基于紫环酮的染料(c2)是包含以下化学式5的化学结构的化合物:
[化学式4]
[化学式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模制品,其中,所述树脂模制品的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模制品上形成一个或多个阶梯式部件,所述模制品的厚度以逐步方式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模制品,其中,所述模制品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制品的一侧和相反侧之间的宽度连续变化。
11.一种着色树脂组合物,包含:
透明热塑性树脂;
用于着色树脂的染料(B);以及
通过混合基于蒽醌的染料(c1)和基于紫环酮的染料(c2)所获得的功能性黑色染料(C)。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树脂组合物包含:
基于100重量份的所述透明热塑性树脂,
0.01至0.10重量份的所述用于着色树脂的染料(B);以及
0.1至1.0重量份的所述功能性黑色染料(C)。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透明热塑性树脂具有85%或更大的透射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用于着色树脂的染料(B)选自由基于偶氮的染料(b1)、基于蒽醌的染料(b2)和基于次甲基的染料(b3)组成的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90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