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制品加皮的设备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67877.1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0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J·C·安东尼;D·L·布兰丁;M·J·克里斯滕森;C·T·科菲;W·A·麻莫瑟;M·G·舒尔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D1/26;B28B19/00;B29C47/00;B29C47/02;B29C47/08;B29C47/8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李丹丹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品 设备 方法 | ||
1.一种加皮设备,包括:
歧管,所述歧管具有加皮腔,
所述歧管接收可流动粘接剂源,
所述歧管将所接收的可流动粘接剂引导至内部加皮腔区域,所述内部加皮腔区域围绕被接纳在该加皮腔中的第一制品的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所述歧管的加皮腔区域在所接纳的制品的侧表面上形成粘接剂外皮;
原动力源,所述原动力源将所接纳的制品可控地推入和推过所述加皮腔;以及
支承件,所述支承件接纳和支撑所得到的加皮后制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将来自所述可流动粘接剂源的所述可流动粘接剂通过围绕所述制品的轴向外侧表面的一部分周向定位的多个离散通道引导至所述加皮腔区域和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加皮腔中的所接纳的制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皮设备,其特征在于:围绕所述制品的轴向外侧表面的一部分周向定位的所述多个离散通道分叉并包括约8至约1000个通道。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皮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加皮期间,所述歧管将来自所述粘接剂源的粘接剂以具有从约1至约10磅/平方英寸的大致恒定压力的均匀流动,递送至所述加皮腔区域和所接纳的制品,粘接剂流动在所述歧管内不停滞,且在加皮期间,所述歧管的加皮腔没有过量的粘接剂溢出。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加皮腔经由第一锥形壁部分和相邻的第二下游非锥形壁部分将所述可流动粘接剂侧向引导至所接纳制品的外侧表面。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协同地连接至所述原动力源。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动力源包括以下至少一个:丝杠、伺服马达驱动活塞、液压油缸、驱动轮、驱动辊子、支承辊子及其组合,且所述原动力源在所接纳的制品的轴向轴线上施加力。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皮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加皮之前、加皮之后和排出之前,所述可流动粘接剂将所接纳的制品临时保持在所述加皮腔中一位置中。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皮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所述加皮腔容纳与所述加皮腔中第一制品相邻的第二制品,且各制品没有在相邻制品之间的端帽分隔件。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包括腔,所述腔具有开口内部并具有以下中的一个:壁,所述壁具有在开口内部与
相邻于所接纳制品的外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加皮腔区域之间的多个孔或连续周向开口。
11.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加皮设备来对制品进行加皮的方法,包括:
将第一制品的至少一部分引入加皮腔的加皮区域;
将来自可流动粘接剂源的可流动粘接剂递送至该腔的加皮区域并递送至所述加皮区域中的第一制品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使用原动力源将所得到的加皮后制品从腔的加皮区域排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用所述原动力源将第二制品引入加皮区域并与所述第一制品紧密接触,以将所述第一制品进一步前进穿过所述加皮腔或者从所述加皮腔排出所述第一制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多个随后的制品逐步地、连续地或两者组合地顺次引入所述加皮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的制品中的任何制品在相邻制品之间没有端帽分隔件。
15.如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分钟对从1至约100个制品加皮,且所述制品包括陶瓷蜂窝过滤器。
16.如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排出的第一加皮后制品具有从约0.1至10毫米厚度的大致均匀外皮厚度并具有在制品的侧表面上从约0.01至0.1毫米的外皮厚度变化。
17.如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通过原动力源同时将未加皮制品递送至歧管和将加皮后的制品排出至支承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78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