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热轧车间中加工轧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7802.3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6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汉斯-约阿希姆·费尔克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16 | 分类号: | B21B3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热轧 车间 加工 轧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热轧车间中加工轧件的方法,该热轧车间具有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续的轧机架的轧钢机。
背景技术
在热轧车间中进行热轧时,在炉中将轧件、例如所谓板坯或连铸坯形式的钢或不同的金属加热到高于相应的再结晶温度的温度。随后,热板坯穿过具有多个轧机架的轧钢机,其中所述板坯在多个道次中被轧制成带件或板件。此时在每个道次中应将轧件轧制成特定的目标厚度。
为了在每个轧机架上获得期望的厚度,必须适当地设定轧机架上的辊间隙。这借助于调节系统来进行,其通常调节与轧机的轧制线相对的上部辊组。调节系统例如借助液压缸或电机螺旋体或者两者的组合来运行。
辊间隙的额定值通常由道次表预设,从轧钢机的模型中计算或者从列表中选择所述道次表。在轧件起轧之前,即在轧件接触到轧机架或者说是辊之前,将辊间隙设定到相应的额定值上。在起轧之后,负载辊间隙调节器、所谓的测厚仪在考虑到调节系统的位置、力和机架参数的情况下计算当前的辊间隙。如果辊间隙的当前值和额定值彼此不一致,那么负载辊间隙调节器基于其机架模型调节辊间隙并且进而调节轧件厚度。
调节辊间隙的改进可行性在于:使用质量流量控制器。在此,如上根据道次表进行辊间隙的预设定。在每个轧机架Wi上,轧件以确定的进入侧的轧件速度vi-1和进入侧的轧件厚度hi-1进入,并且以出口侧的轧件速度vi和出口侧的轧件厚度hi离开轧机架。在此,在每个轧机架上适用质量流定律:
通过测量入口和出口侧的轧件速度和入口侧的轧件厚度,能够确定当前的出口侧的轧件厚度。然后,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器将所计算的出口侧的轧件厚度调节到其目标厚度、额定出口厚度hi,Soll。质量流量控制器此时作用于相应的轧机架的调节系统,并且因此原则上取代了负载辊间隙调节器,然而也能够附加地保留所述负载辊间隙调节器。
在此从已知的初始值、例如在粗轧机中的厚度测量中或者从板坯内的恒定数值中确定第一轧机架上的进入侧的轧件厚度h0。对于相应后续的轧机架而言,能够重新进行厚度测量,或者应用前面轧机架的相应在出口侧的轧件厚度。
对轧件速度vi的测量例如能够通过借助轧件速度测量装置在轧件上的直接测量来进行。此时测量:轧件以何种速度经过轧钢机的检验点或固定位置。对此已知的是,例如在辊上的与轧件接触的激光器或脉冲发生器。另一可行性可以是,确定在一个时间期间的速度,特定的轧件部段、例如轧件的头部需要所述时间来经过规定的距离、例如两个轧机架之间的距离。
然而在轧制过程的开始还没有可使用的测量值,并且甚至在加工期间通常难以以充足的可靠性来测量过程参数、尤其是轧件速度vi。因此,在一定时间之后也才可以进行可能必需的对过程参数的调整或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热轧车间中加工轧件的改进的方法,其中避免上述缺点。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来实现。
在具有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续的轧机架的轧钢机的热轧车间中加工轧件具有如下的步骤,其中每个轧机架Wi具有至少一个由辊驱动器驱动的具有辊速度vWi的辊,并且轧件以出口侧的轧件速度vi离开轧机架Wi,所述轧件速度通过前滑si与辊速度vWi关联:
在第一步骤a)中,为每个轧机架Wi预设轧件在出口侧的目标厚度hi。根据为热轧车间中的处理过程构造的模型,测定或者从道次表或列表中获得出口侧的轧件厚度的额定值hi,S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78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夹紧设备
- 下一篇:砷污染整治方法和用于此方法的包覆吸附剂的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