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下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7376.3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3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森健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下部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下部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日本特开2000-168627号公报所示,已知有能够有效地吸收侧面碰撞时的能量的车身下部结构。该车身下部结构将横梁中的位于地板的通道部周边的部分形成为Z字状,在侧面碰撞时抑制中柱产生的力矩并吸收能量。
然而,当碰撞载荷作用于中柱等时,绕纵向轴的力矩作用于与中柱的下部接合的门槛(下纵梁),产生使门槛的上部向车身宽度方向的内侧倒入的扭转变形。并且,当这样的扭转变形增大时,使中柱向车身宽度方向的内侧倒入的旋转变形变大,无法充分确保车身下部结构的侧面碰撞性能。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686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在以往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为了抑制门槛的扭转变形,在中柱的下部周边设置横梁等加强件,但未必能充分确保侧面碰撞性能。
因此,本发明欲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侧面碰撞性能的车身下部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车身下部结构具备:地板,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一对门槛,分别沿着地板的车身两侧部而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以及横梁,从地板的地板面分离地架设在一对门槛之间,具有比门槛高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下部结构,分别沿着地板的车身两侧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一对门槛,从地板的地板面分离地在一对门槛间架设具有比门槛高的强度的横梁。由此,在侧面碰撞时,通过具有比门槛高的强度的横梁的轴力,将门槛的上部比门槛的下部牢固地支承,由此门槛的下部向横梁的下方容易压入。因此,抑制使门槛的上部向车身宽度方向的内侧倒入的扭转变形,也抑制中柱的旋转变形,因此能够提高车身下部结构的侧面碰撞性能。
另外,可以的是,在门槛的内侧下部设有朝向车身宽度方向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由此,在侧面碰撞时,通过突出部的抵碰而门槛的下部向横梁的下方更容易压入。
另外,可以的是,在横梁设有:第一横部,在车身宽度方向上延伸设置于车身前侧;第二横部,在车身宽度方向上延伸设置于车身后侧;以及一对连结构件,分别沿着一对门槛而将第一横部与第二横部连结。由此,通过连结构件的变形能够吸收侧面碰撞时的能量。而且,能够减少对中柱的下部周边进行加强的加强件的部件个数。
另外,可以的是,在地板设有鼓出部,该鼓出部从地板面向上方鼓出而与第一横部的下表面接触。由此,通过从第一横部向鼓出部的载荷传递,能够提高车身下部结构的刚性。
另外,可以的是,在地板的中央部设有通道部,在横梁设有以覆盖通道部的方式折弯的脆弱部。由此,在侧面碰撞时,脆弱部变形为截面大致Z字状,门槛容易以与车身宽度方向大致平行地移动的方式变形,从而能够抑制门槛的扭转变形。
另外,可以的是,横梁以比门槛小的截面高度形成。由此,能抑制横梁的截面高度,形成横梁适合采用超高张力钢板的结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提高侧面碰撞性能的车身下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构成车身下部结构的地板及门槛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构成车身下部结构的横梁的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1的4-4′线表示车身下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1的5-5′线表示车身下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1的6-6′线表示车身下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门槛的详细情况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门槛的侧面碰撞时的变形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6所示的车身下部结构的侧面碰撞时的变形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门槛的详细情况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门槛的侧面碰撞时的变形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地板的第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地板的第二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说明中,对于同一要素标注同一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1至图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73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标本留取及接种器
- 下一篇:一种实时荧光DNA扩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