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其制造方法及导电糊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66615.3 | 申请日: | 2012-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4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隆;大野留治;赤木正美;内田友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荣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G9/04 | 分类号: | H01G9/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英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解电容器 元件 制造 方法 导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其制造方法及导电糊,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冲击引起的ESR(等效串联电阻)的劣化得到抑制、且每个产品的ESR变化偏差小、成品率良好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
背景技术
图1表示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的一个例子。图1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1在烧结钽、铌、钛、铝等阀作用金属而得到的烧结体11的表面形成氧化被膜12,在其上具备含有固体电解质层13、碳层14、导电体层15的结构。在此,烧结体11作为阳极体使用,氧化被膜12作为电介质层使用,另外,固体电解质层13上的碳层14及导电体层15作为阴极体使用。
氧化被膜12可优选使用烧结体自身被氧化的氧化物,也可以为其它的氧化物。
另外,作为固体电解质层13,可广泛使用二氧化锰、导电性高分子等。
通常,碳层14通过涂布在含有树脂(也称为粘合剂树脂)和溶剂的载色剂中使碳粉末分散而成的碳糊并使其干燥来形成。认为该碳层14可降低固体电解质层13和导电体层15之间的接触电阻,可降低ESR。
另外,通常导电体层15可通过涂布在载色剂中使银等金属粉末分散而成的导电糊并使其干燥和/或固化来形成。
具备这样的碳层和导电体层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自以往就广为人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689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0045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伴随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数字化、节能化,对于这些设备所使用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强烈期望降低ESR(等效串联电阻)。
另外,不仅期望作为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的初始特性的ESR低,而且还期望减小ESR的经时变化、由此产生的每个产品(每个元件)的ESR的偏差。即,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的ESR不仅在该元件的制造时,而且有时因之后的受热过程而发生变化。例如有时因在元件的制造时进行多次干燥加热工序,然后进行回流焊接时、进一步作为最终产品完成后的使用时的发热导致ESR劣化(增大)。该变化的程度每个元件大幅不同,伴随时间的经过,ESR的偏差变大,这从品质管理上的观点考虑不优选。
以往,为了解决上述的ESR劣化、偏差的问题,对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中的各层、例如碳层、导电体层分别尝试个别的改良,但未得到充分的结果。
由如上所述的背景,本发明人等研究了涉及各层的改良,并且对各层的组合、特别是碳层和导电体层的组合重复进行了许多实验以及研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ESR的初始特性良好,而且热冲击引起的ESR劣化小、ESR变化的偏差也得到了抑制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以以下内容为特征。
(1)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其在阳极体表面至少具备电介质层、固体电解质层、含有第一树脂成分的碳层和含有第二树脂成分的导电体层,其特征在于,
第一树脂成分及所述第二树脂成分均具有羟基,
所述碳层表面的氢键性成分值γh1[mN/m]和所述导电体层表面的氢键性成分值γh2[mN/m]之差Δγh(=γh2-γh1)在-3≤Δγh≤3[mN/m]的范围内。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成分和/或所述第二树脂成分为选自由丁醛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苯氧基树脂、酚醛树脂、氨基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层以银作为导电成分。
(4)一种制造方法,其为在阳极体表面至少具备电介质层、固体电解质层、碳层和导电体层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序:
使用包含具有羟基的第一粘合剂树脂的碳糊形成所述碳层;
使用包含具有羟基的第二粘合剂树脂的导电糊在所述碳层上形成所述导电体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荣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昭荣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66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障涂层结构高频超声成像表征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安全的传输货物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