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生物物种或生化物种取样和分析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65529.0 | 申请日: | 2012-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9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 发明(设计)人: | 阿里·布阿姆拉尼;弗朗索瓦·伯杰;马里-莱恩·科斯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 |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G01N21/64;G01N33/552;G01N33/68;A61B1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3 | 代理人: | 王春伟,刘继富 |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物种 生化 取样 分析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对生物物种或生化物种取样的体内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杆(TM),纳米多孔材料(MC)被固定在所述杆(TM)上,所述纳米多孔材料具有所述生物物种或生化物种的捕获表面(SC),所述装置被布置成使得所述捕获表面可以与生物组织(TB)或生物流体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被放置在具有侧向开口(OL)或轴向开口的导向管(TG)的内部,所述杆在所述导向管内是可移动的,以使所述捕获表面对应所述开口,其中所述纳米多孔材料为掺杂的纳米多孔硅,所述掺杂的纳米多孔硅具有树枝状结构的孔,所述树枝状结构的孔在材料的深度上沿不连续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装置,其中,所述纳米多孔材料具有下列性质中的至少一种性质:
-平均直径在1nm和100nm之间的孔;和
-对于在10nm和100μm之间的深度,孔隙率在40%和6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装置,其中,所述捕获表面未被功能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内装置,其中,所述杆(TM)具有平坦的表面,所述材料(MC)固定在所述平坦的表面上,通过所述杆在所述导向管内的旋转或者向前运动,能够使所述捕获表面(SC)与所述开口相对。
5.一种对生物物种或生化物种取样和分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布置所述生物物种或生化物种的捕获表面(SC)与生物组织或生物流体(TB)接触,以此方式使得至少一种生物物种或生化物种被所述表面吸附,所述捕获表面为纳米多孔材料的表面;和
b)清洗所述表面以去除未被吸附的生物物种或生化物种;
其中,所述步骤a)不具有外科手术的性质;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c)分析被所述捕获表面吸附的所述生物物种或生化物种,所述捕获表面被用作分析载体,
其中所述纳米多孔材料为掺杂的纳米多孔硅,所述掺杂的纳米多孔硅具有树枝状结构的孔,所述树枝状结构的孔在材料的深度上沿不连续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步骤c)通过利用激光解吸的质谱分析和离子化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利用MALDI型或SELDI型激光解吸的质谱分析方法来实施所述步骤c),在所述清洗步骤b)之后,有机基质被直接沉积在所述捕获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多孔材料具有下列性质中的至少一种性质:
-平均直径在1nm和100nm之间的孔;和
-对于在10nm和100μm之间的深度,孔隙率在40%和6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捕获表面未被功能化。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先前取自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物组织或生物流体的样品,在体外实施所述步骤a)。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体内实施所述步骤a),而不涉及在身体上的显著物理介入,所述物理介入需要医学专业知识且为患者带来显著健康风险,其中所述步骤a)通过捕获表面与上皮、通过天然通道或开口可进入的组织接触、或者通过简单的上皮的渗透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未经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55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