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环状多胺化合物形成较高分子量的环状多胺化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5169.4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9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S·W·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95/13 | 分类号: | C07D295/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吴亦华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状 化合物 形成 分子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较高分子量的环状多胺化合物,利用转氨基化从较低分子量的环状多胺起始化合物制备较高分子量的环状多胺化合物的方法,和可用于制造这种较高分子量的环状多胺化合物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已知各种技术可用于从较低分子量的胺制备各种胺化合物和胺化合物混合物。例如转氨基化和还原胺化技术二者可用于提供非环和/或环状的胺产物。
例如,英国专利No.1508460公开了乙二胺(EDA)的转氨基化。美国专利No.4,568746和7,053,247也公开了EDA的转氨基化。英国专利No.1551127公开了1,3-二氨基丙烷(1,3-DAP)的转氨基化。美国专利No.6,465,601公开了通过取代的酚类化合物(曼尼希碱)与另一种胺进行转氨基化来制备混合胺。所述混合胺可用作可固化环氧树脂和聚氨酯体系的促凝剂。US 2008/0132725 A1公开了通过1,3-丙二胺在反应塔中在多相催化剂存在下的连续反应来制备双(3-氨丙基)胺(二亚丙基三胺,DPTA)。这些公布都没有公开本发明的从较低分子量环状多胺化合物制备较高分子量环状多胺。事实上,它们总体教导的方法中没有制造这样的材料,或者即使制造了,这样的材料也可以在所采用的反应条件下再分解为二聚体和三聚体。
还原胺化通常用于从一种或多种烷醇胺的进料流制备亚乙基胺。这种方法所生成的产物通常包含非环和环状胺的混合物。
虽然这些技术已经证明是以工业规模制造胺的可行方式,但仍有若干挑战。例如,转氨基化中的起始材料通常总体产生环状多胺和非环多胺的复杂混合物,并由于歧化和形成环状而阻止较高分子量的非环多胺形成。所述反应混合物然后必须分离成个体组分(通常通过蒸馏),因为环状物质是有些应用想要的,而非环物质是其他应用想要的。例如,非环胺例如从乙二胺的转氨基化或单乙醇胺的还原胺化形成的二亚乙基三胺和三亚乙基四胺是湿强度树脂和腐蚀抑制剂的有用中间体。环状多胺可用作环氧硬化剂。另外,它们是用于CO2捕集的气体处理制剂中的关键组分。另外,因为它们的反应性,环状多胺经常用作用于其他应用的各种衍生物的中间体。例如,哌嗪(PIP)的甲基化提供了N,N'-二甲基哌嗪,其是有用的聚氨酯催化剂。PIP的烷氧基化提供了聚氨酯的起始材料,而与二酸反应提供了用作热熔型粘合剂的聚酰胺。
PIP在环境温度(即室温)下是固体,并且作为固体提供(例如,制成薄片,造粒等等)可能是个挑战。因此,PIP目前商业上由DOW Chemical Company作为68%水溶液(PIP68)提供。然而,由于除去水的时间和能源成本,该产品的水性性质限制了它用于需要无水PIP的若干应用,无水PIP在室温下是固体,并且因为在大多数常用溶剂中溶解度有限,可能在许多应用中难以运用。
因此,需要提供方法来提供具有与PIP类似的反应性和官能度并同时在环境温度下是液体的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制备较高分子量的环状多胺产物的改进策略。这种较高分子量的环状多胺产物可以包括所述较高分子量的环状多胺和较低分子量的环状多胺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策略提供了与起始环状多胺结构上相似、与起始环状多胺具有类似的反应性并且具有在室温下是液体的益处的较高分子量环状多胺。另外,所述较高分子量环状多胺包含至少两个环状多胺环。预期在所述分子中任何额外的胺官能度将赋予在起始环状多胺中不存在的额外性质。另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与较低分子量环状多胺或其他较低分子量胺相比,所述较高分子量环状多胺将具有较少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问题。
本发明部分基于利用包含环状多胺组分的反应物,所述环状多胺组分包含至少两个彼此隔开至少二元碳原子间距的胺基,而且可以进行转氨基化形成较高分子量环状多胺化合物。所述较高分子量环状多胺具有至少两个环状的环,它们通过含氮烃基彼此连接。每个所述环状的环包含两个彼此隔开二元碳原子间距的胺基。
所述反应混合物还包含至少一种加氢/脱氢催化剂。有用的加氢/脱氢催化剂包括转氨基化和还原胺化催化剂二者。
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多胺是指包括至少两个胺基的化合物。
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碳原子间距”是指各种官能团之间的碳原子数。例如,术语二元间距是指两个碳原子间距;术语三元间距是指三个碳原子间距;等等。所述二元、三元或其他碳原子间距是特定分子的部分,其将所述分子中的各种官能团隔开。
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高分子量是指从本发明的实践产生的多胺产物的分子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51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跟踪抠像区系统
- 下一篇:一种镍氢电池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