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臭氧水发生器的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4521.2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3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白永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辰友通商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02;A61L9/015;B01D53/75;B01D3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张永玉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臭氧 水发 空气净化 装置 | ||
1.一种利用臭氧水发生器的空气净化装置(100),作为净化带有含有恶臭成分的污染物质的空气的恶臭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10),所述本体一侧形成有吸入口(111),用于引入带有含有恶臭成分的污染物质的空气,另一侧形成有排气口(112),用于排出净化空气;
供氧装置(120),用于供应高浓度氧气;
臭氧发生器(130),用于对从所述供氧装置(120)供应得到的氧气进行分解而生成气态臭氧;
臭氧水发生器(140),用于对所述臭氧发生器(130)中生成的所述臭氧与通过供水源(131)供应得到的工作水进行混合而生成液态臭氧水;
气液分离装置(170),用于暂时储藏所述臭氧水发生器(140)中生成的所述液态臭氧水,以分离未来得及溶解的气态臭氧;
金属过滤单元(150),其构成为设在所述本体(110)内部的所述吸入口(111)侧,并包含有第一金属过滤器(151),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170)供应得到的所述臭氧水沿着所述第一金属过滤器(151)流下;
集水排出口(114),设在所述本体(110)下部且所述金属过滤单元(150)下侧,用于收集排出含有污染物质的所述臭氧水;
过滤单元(160),设在所述本体(110)内部的所述排气口(112)侧,并包含有一个以上的活性炭过滤器(161,162)以及防尘过滤器(165);
臭氧水净化单元(180),用于暂时储藏所述集水排出(114)排出的含有所述污染物质的所述臭氧水,且通过对气态臭氧在所述臭氧水进行起泡而净化污染物质,所述气态臭氧为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170)分离并通过气体臭氧供应管(181)供应得到的;以及
排气鼓风机(190),设在所述排气(1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臭氧水发生器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臭氧水发生器(140)构成为包括喷射器(145),所述喷射器(145)构成为包括第一引入口(141)和吸引室(144),所述第一引入口将第一工作流体引入到一侧并在另一侧形成有喷嘴(142),所述吸引室(144)形成为引入第二工作流体,并在一侧设置有所述喷嘴(142),另一侧形成有扩散器(143),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流体是所述工作水或者所述气态臭氧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工作流体是与所述第一工作流体相反的所述气态臭氧或者所述工作水中的任意一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臭氧水发生器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水净化单元(180)还包括:
臭氧排出管(183),用于将通过所述起泡过程浮出所述臭氧水水面的气态臭氧排出至所述本体(100)内部的所述过滤单元(160)前;
臭氧水净化过滤器(186),用于净化所述臭氧水;
工作水循环泵(187),用于将已被净化的所述臭氧水循环为所述工作水并供应至所述供水源(13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臭氧水发生器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过滤单元(150)构成为还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二金属过滤器(152),
所述臭氧水净化过滤器(186)构成为还包括用吸附方法净化污染物质的去雾过滤器、水洗含油污染物质的水洗过滤器或者活性炭过滤器中的任意一种以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臭氧水发生器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部供水源(132),与所述供水源(131)连接,用于补充工作中不足的所述工作水;
臭氧水排出管(154),设在所述第一金属过滤器(151)的前方,用于使所述臭氧水通过连接于所述臭氧水发生器(140)的臭氧水供应管(153)以幕帘状流下。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臭氧水发生器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过滤单元(150)构成为还包括金属过滤屏(S),所述金属过滤屏构成为包含一个以上集尘屏幕板(10),所述集尘屏幕板(10)构成为形成有多个流体能够通过的编织网状的通过孔(11),以使被引入的流体能够以30°~60°的角度朝一个方向偏离而通过所述通过孔(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辰友通商,未经(株)辰友通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45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镍氢电池单体电池监控处理控制模块
- 下一篇:电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