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抗人CTGF抗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3995.5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1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岩崎正司;守屋隆一;吉野正康;高仓浩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斯泰来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15/09 | 分类号: | C12N15/09;C07K16/22;C12N1/15;C12N1/19;C12N1/21;C12N5/10;C12N15/02;C12P21/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金龙河;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ctgf 抗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抗人CTGF抗体。详细而言,本发明的新型抗人CTGF抗体是与以往的抗人CTGF抗体相比在结合活性和/或中和活性方面优良的抗人CTGF抗体。
背景技术
CT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是属于CCN家族的分子量约36~38kDa的富含半胱氨酸残基的分泌蛋白质(非专利文献1),以往,已知由被认为是对纤维化最重要的增殖因子的TGF-β诱导(非专利文献2)。因此,推测TGF-β诱导CTGF,诱导出的CTGF促进器官、组织的纤维化,CTGF被认为对纤维化、细胞的增殖、细胞外基质的代谢、血管形成、动脉硬化等发挥重要的作用(非专利文献3)。
已知CTGF中存在多个结构域,并且与其他因子相互作用。其中,已经揭示出CTGF通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C结构域与TGF-β或BMP4直接结合,引起TGF-β信号传递的促进或BMP信号传递的抑制(非专利文献4)。
CTGF在各种肾病(例如,慢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肾小球硬化症、IgA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ANCA相关性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移植肾病、肾病综合征、狼疮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表达亢进(非专利文献5),有报道称其与纤维化密切相关(非专利文献6)。
另外,报道了CTGF与各种纤维化病(硬皮病、间质性肺病、特发性肺纤维化等肺纤维化病、由慢性B型或C型肝炎产生的纤维化病、放射线诱导性纤维化病、由创伤愈合产生的纤维化病、以及心脏的肥大和纤维化病)、血管增生性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癌症等相关,将其视为新的治疗标靶(非专利文献7、8)。
因此,如果能够开发具有与CTGF特异性地结合而阻碍CTGF所带来的各种作用的活性的单克隆抗体,则可望用于CTGF参与病态形成的各种疾病的诊断、预防或治疗。
作为到目前为止进行了研究的对人CTGF显示功能抑制作用的抗体,报道了作为人单克隆抗体的M84和M320(专利文献1)、CLN1(专利文献2)、作为小鼠单克隆抗体的CTGF-m2-1(专利文献3)等。其中,对CLN1进行了最详细的研究,在间质性肺纤维化模型、由单侧输尿管结扎导致的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其效果明确。CLN1目前作为FG-3019正处于临床试验(II期)阶段。
但是,以往的抗体对CTGF的结合活性称不上充分,从治疗有效性的观点考虑,对CTGF的中和活性称不上足够强。
作为规定抗体药物的有效给药量的主要因素,一般可以列举抗体所具有的对抗原的结合活性和中和活性、体内存在的抗原的量,提高结合活性或中和活性使给药量降低,结果会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疗成本,可以说是极为有益的改良。
鉴于上述情况,获得结合活性、中和活性比以往的抗体强的抗人CTGF抗体对用于CTGF参与病态形成的各种疾病的预防或治疗是必不可缺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32884
专利文献2:WO2004/108764
专利文献3:WO2007/066823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D.M.Bradham et al,J.Cell Biol.114:1285-1294(1991)
非专利文献2:A.Igarashi et al,Mol.Biol.Cell4:637-645(1993)
非专利文献3:Blom IE et al,Matrix Biol.21(6):473-82(2002)
非专利文献4:Abreu,et al.Nat.Cell.Biol.4,599-604(2002)
非专利文献5:Ito Y et al.:Kidney Int.53(4)853-61,(1998)
非专利文献6:Phanish MK et al,Nephron Exp Nephrol.114(3)e83-92,(2010)
非专利文献7:Shi-Wen X et al,Cytokine Growth Factor Rev.19(2):133-44.(2008)
非专利文献8:Jun JI et al,Nat Rev Drug Discov.10(12):945-63(201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斯泰来制药株式会社,未经安斯泰来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39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速运动金属飞片测试的组合式电探针
- 下一篇:视网膜变性疾病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