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3463.1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5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聪一郎;佐藤弘康;近藤真生;田幸宏崇;高桥圭一;山本心;矢野贤;和田隆伸;立石和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13/00 | 分类号: | G09F13/00;G09F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萍;尹莹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发光装置,特别地涉及例如一种改进从其发射的光的设计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存在如下发光方法:在电视接收机的壳体的表面上设置发光二极管(LED),并且在电视接收机上显示图片之前该LED发射光作为照明。
参考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号2010-55073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该发光方法具有如下问题:从LED发射的光以二维方式被看到,并且对光的设计质量不高。
鉴于该问题而提出本公开内容,并且本公开内容例如意在改进从发光装置发射的光的设计。
技术手段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的发光装置包括:板形构件,所述板形构件设置有发射光的发光单元;凹状构件,所述凹状构件具有凹状表面部分,该凹状表面部分是覆盖所述发光单元的凹状表面,并且所述凹状构件使用所述凹状表面部分从所述发光单元接收光;以及容纳单元,所述容纳单元以暴露所述凹状构件的一部分的状态来容纳所述板形构件和所述凹状构件,其中,所述凹状构件通过漫射使用所述凹状表面部分所接收到的光,使得来自所述发光单元的光透射到所述凹状构件的从所述容纳单元暴露的一部分。
所述凹状表面部分的底部表面是以半圆形形成的板形的构件,以及其中,所述板形构件和所述凹状构件可以以暴露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状态容纳在所述容纳单元中,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作为所述凹状构件的一部分形成在与所述底部表面上的半圆的弦相对应的部分中,所述第二部分作为所述凹状构件的一部分形成在与所述底部表面上的所述半圆的弧相对应的部分中。
所述凹状构件可以通过漫射来自所述发光单元的预定单色光使得所述预定单色光透射到所述第一部分。所述凹状构件可以通过漫射来自所述发光单元的多个颜色的光使得所述多个颜色的光透射到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所述发光单元可以具有第一辐照单元和第二辐照单元,所述第一辐照单元在所述第一部分存在的方向辐照所述预定单色光,所述第二辐照单元在所述凹状表面部分的所述底部表面存在的方向辐照所述多个颜色的光。
所述第一辐照单元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二辐照单元相比更靠近所述第一部分。
发光装置还可以设置有增加单元,所述增加单元将所述容纳单元增加至电子设备。发光单元可以基于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信号来发射光,其中对所述电子设备经由所述增加单元增加了所述容纳单元。
底部表面和面向所述凹状构件的所述底部表面的上表面可以具有波形。
底部表面的波形形状可以比上表面的波形形状粗糙。
所述发光装置还可以设置有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支撑增加有容纳单元的电子设备,并且该支撑单元具有反射表面,所述反射表面对透过凹状构件的从容纳单元露出的部分的光进行反射。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内容,可以改进从发光装置发射的光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的电视接收机的正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电视接收机的外部的示例的图。
图3是从顶部观察的智能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智能单元的正视图。
图5是从底部观察的智能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从右侧观察的智能单元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图2中的电视接收机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8是示出智能单元的内部配置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薄膜天线的详细配置的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薄膜天线的外部的示例的图。
图11是描述薄膜天线与通信基础设施之间的连接的图。
图12是描述薄膜天线与通信基础设施之间的连接的图。
图13是示出通信基板的后表面的示例的图。
图14是示出从侧面观察的智能单元的内部配置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15是示出从侧面观察的智能单元的内部配置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16是描述机加工表面的图。
图17是从底部观察的智能单元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从智能单元发射的光的状态的示例的第一图。
图19是示出从智能单元发射的光的状态的示例的第二图。
图20是由支架支撑的显示器主体的侧视图。
图21是示出设置有金属板天线的通信基板的示例的图。
图22是具有图20所示的内置通信基板的智能单元的从侧面观察的内部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34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卷绕条形冲带的电机定子铁芯卷绕机构
- 下一篇:悬臂梁滑移姿态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