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击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3364.3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0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德利.诺曼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德利.诺曼德 |
主分类号: | G10D13/08 | 分类号: | G10D13/08;G10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飞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构件 中空管 打击乐器 打击体 互连 定音 空管 乐器 平行 悬挂 延伸 支撑 | ||
一种定音的打击体鸣乐器,包括互连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12,14),多个中空管(20),所述管是平行的并且具有朝向每个端部(22,24)的一对孔(26,28);延伸通过所述孔(26,28)的第一和第二弦(34,36);以及在所述中空管(20)中间的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12,14)的每一个上的销(30),从而使得所述弦(34,36)由所述销(30)支撑,该布置使得所述中空管(20)通过第一和第二弦(34,36)悬挂在所述支撑构件(12,14)之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乐乐器,更具体地,涉及定音的打击体鸣乐器(idiophone),可被细分为直接击奏体鸣乐器和擦奏体鸣乐器。直接击奏打击体鸣乐器的例子是木琴(xylophone)。擦奏体鸣乐器的例子是玻璃琴(glass harmonica)。擦击体鸣乐器的另一个例子是Verrophone。
背景技术
木琴被认为起源于约公元前2000年的中国。大约在九世纪,我们今天所知的木琴第一次出现在东亚,十六世纪以前传到欧洲。已知它们是一种木制打击乐器。木琴的使用逐渐发展,现在它们一般用在管弦乐团的打击区。
玻璃琴是一种音乐乐器,1761年由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它使用一系列大小渐变的玻璃碗或杯通过摩擦产生音调。有文献记载的在红酒杯边缘周围摩擦湿手指产生音调的现象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在边缘周围摩擦手指的玻璃器皿组成的乐器可追溯到1740年代。
1984年富兰克林的玻璃琴由玻璃吹制师以及音乐家格哈德·芬肯贝纳(GerhardB.Finkenbeiner)重新发明。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市的芬肯贝纳公司继续在商业上制造这些乐器,现在它们被大量当代艺术家所使用。
Verrophone是1983年由Sascha Reckert发明的音乐乐器,其中末端开口玻璃管以各种尺寸设置(类似管风琴的管,从大到小以半音音阶,设置)。声音通过摩擦一个或更多个玻璃管的一端发出。管更加靠近在一起从而可以通过同时摩擦多个管发出和弦。这种乐器比玻璃管和其它玻璃乐器具有更多的音腔空间,通常具有G3到C6的音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定音的打击体鸣乐器类型的新颖的音乐乐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打击乐器,该打击乐器包括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互连;多个中空管,所有的所述管是平行的,所有的所述管在每端具有一对孔;第一和第二弦,所述第一弦延伸通过在所述管的第一端部的所述孔,所述第二弦延伸通过在所述管的第二端部的所述孔;以及在所述中空管中间的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中的每个上的销,所述第一和第二弦由所述销支撑,该布置使得所述中空管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弦被保持在支撑构件之上。
应理解的是,当参照支撑构件时,这将包括实质上整体的框架,例如U形构件。
上述本发明的定音的打击体腔乐器,包括至少一个并且优选多个的中空管,该中空管设计成被木槌或短棍敲击。由于它们在张力作用下由销和弦悬挂的方式,中空管的振动产生独特的声音。本发明的更小的型式可仅由一个管组成。本发明更大的型式可由很多管组成,具有至少两个半八度,例如从F3到Bb5,并且可以精确调音。中空管可由很多不同材料形成并且这些材料在本领域周知。
对于本发明来说,优选的材料是石英,所述石英是二氧化硅或硅石。
用于悬挂和互连所述管的弦也可由不同材料形成。优选地,弦较细并且可由塑料弦型布置形成。
所述管通过一系列销悬挂在支撑构件之上,所述销位于中空管的相对端部的每一侧。销可以便利地具有容纳弦的孔,换言之,弦将穿过管端部中的两个孔然后穿过销。优选地,销所具有的高度使其位于管的顶部以下,从而不会与乐器的演奏发生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德利.诺曼德,未经高德利.诺曼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3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