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储备装置、电力系统和电动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63113.5 | 申请日: | 2012-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1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 发明(设计)人: | 菅野直之;佐藤守彦;梅津浩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储备 装置 电力系统 电动车 | ||
1.一种电力储备装置,包括:
第一模块,包括:
第一组电池单元;以及
第一单元间平衡调整部,被配置为使用无源平衡以减少所述第一组电池单元之中的电压差异,
第二模块,包括:
第二组电池单元;以及
第二单元间平衡调整部,被配置为使用无源平衡以减少所述第二组电池单元之中的电压差异,以及
模块间平衡调整部,被配置为使用有源平衡以减少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二模块之中的电压差异,
其中,所述第一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一电池监测部,所述第一电池监测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一组内的所述电池单元中的每一个的电压;以及
所述第二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二电池监测部,所述第二电池监测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二组内的所述电池单元中的每一个的电压,其中,
所述第一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一控制部,所述第一控制部被配置为基于通过所述第一电池监测部所检测到的电压来确定所述第一单元间平衡调整部内的哪些开关将被切换以无源地减少所述第一组电池单元之中的电压差异;以及
所述第二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二控制部,所述第二控制部被配置为基于通过所述第二电池监测部所检测到的电压来确定所述第二单元间平衡调整部内的哪些开关将被切换以无源地减少所述第二组电池单元之中的电压差异,所述的电力储备装置进一步包括电池控制器,所述电池控制器被配置为:
从所述第一控制部接收所述第一模块内的所述第一组电池单元的第一累积电压;
从所述第二控制部接收所述第二模块内的所述第二组电池单元的第二累积电压;以及
将控制信息传输至指示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所述模块间平衡调整部的哪些开关将被切换以有源地减少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之中的电压差异,
其中,所述电力储备装置进一步包括电力存储元件,通过所述电力存储元件生成共用电源电压,
所述第一模块包括能够在两个方向上传输电力的第一双向回扫变压器,所述第一双向回扫变压器包括:
电连接至所述电力存储元件的第一初级侧线圈和第一开关;
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组电池单元的第一次级侧线圈和第二开关;以及
与所述第一初级侧线圈和所述第一次级侧线圈电感耦合的第一磁芯,以及
所述第二模块包括能够在两个方向上传输电力的第二双向回扫变压器,所述第二双向回扫变压器包括:
电连接至所述电力存储元件的第二初级侧线圈和第三开关;
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组电池单元的第二次级侧线圈和第四开关;以及
与所述第二初级侧线圈和所述第二次级侧线圈电感耦合的第二磁芯,
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之间的电力传输通过所述第一双向回扫变压器和所述第二双向回扫变压器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储备装置,
其中,所述电池控制器、所述第一模块以及所述第二模块被配置对于所述电池单元中的每一个,当电池单元达到第一电压阈值时停止对该电池单元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储备装置,
其中,所述电池控制器、所述第一模块以及所述第二模块被配置为减少所述电池单元之中的差异,直至每个所述电池单元中的每个电压在第二电压阈值与第三电压阈值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储备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压阈值与所述第三电压阈值之差为30毫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储备装置,其中,所述电池控制器、所述第一模块以及所述第二模块被配置为对降低至第四电压阈值以下的所述电池单元中的任一个执行预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储备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时段期间使用相应的所述第一单元间平衡调整部和所述第二单元间平衡调整部无源地减少电压差异;以及
所述电池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期间使用所述模块间平衡调整部有源地减少电压差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储备装置,其中,所述电力存储元件被配置为当充满电时存储等于所述模块的电压的共用电源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31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供水容器
- 下一篇:稻田自动化智能灌溉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