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线反射薄膜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62240.3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7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河崎元子;藤泽润一;渡边圣彦;大森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反射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线反射薄膜,其在可见光区域具有高透过性且在红外光区域具有高反射性。
背景技术
红外线反射薄膜主要用于抑制辐射的太阳光的热影响。例如,通过在建筑物、汽车等的窗玻璃上粘贴红外线反射薄膜来屏蔽穿过窗玻璃入射到室内的红外线(尤其是近红外线),抑制室内的温度上升,由此,能够抑制冷气设备的功耗、谋求节能化。
红外线的反射中使用采用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层叠结构的红外线反射层。然而,金属、金属氧化物的耐磨性低。因此,在红外线反射薄膜中,一般在红外线反射层的上方设置保护层。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聚丙烯腈(PAN)用作保护层的材料。聚丙烯腈这样的高分子的红外线的吸收率低,能够屏蔽来自室内的穿过透光性部件而出射到外部的远红外线,所以,在冬季期间、室外的温度低的夜间也能够谋求由绝热效果带来的节能化。
将聚丙烯腈这样的高分子用作保护层的材料时,保护层通过如下顺序形成:首先,使高分子溶解于溶剂从而制备溶液;在红外线反射层上涂布该溶液;接着,使溶液干燥(使溶剂挥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61-517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这种红外线反射薄膜以保护层成为表侧的方式被粘贴在建筑物、汽车等的窗玻璃上。所以,保护层的表面常受到来自外部的种种的压力。因此,如果保护层不具有充分的强度(硬度),则有时由于来自外部的压力而保护层被压入从而大幅变形,产生外观不良。另外,如果由于保护层的变形而露出红外线反射层,则红外线反射层变得容易受到损坏。其结果,产生红外线的反射特性受损、红外线反射薄膜变得不能充分发挥功能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事实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了因压入产生的保护层的变形的红外线反射薄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红外线反射薄膜为在基材的一侧的面上依次层叠了反射层和保护层的红外线反射薄膜,
前述保护层为含有包含下述化学式I的重复单元A、B和C之中至少任意两者以上的重复单元的高分子的层,
该保护层的压痕硬度为1.2MPa以上。
[化学式1]
(R1:H或甲基,R2~R5:H、碳数为1~4的烷基或链烯基)
此处,作为本发明的红外线反射薄膜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使前述保护层具有前述高分子的交联结构。
此时,可以使前述交联结构为通过对前述保护层照射电子射线而形成。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红外线反射薄膜的其它实施方式,可以使前述保护层侧表面的法向发射率为0.20以下。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红外线反射薄膜的其它实施方式,可以使前述反射层与前述保护层之间进一步具备水性聚氨酯粘接剂层。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抑制了因压入产生的保护层的变形的红外线反射薄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红外线反射薄膜的层叠结构的示意图。
图2A为用于说明在压痕试验中测定的接触投影面积的示意图,示出了压头压入保护层的状态。
图2B为用于说明在压痕试验中测定的接触投影面积的示意图,示出了在接触投影面积的测定范围内附上了阴影的图2A的I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红外线反射薄膜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红外线反射薄膜是在现有的红外线反射薄膜所具有的隔热特性(近红外线的反射特性)的基础上,还兼有绝热特性(远红外线的反射特性)的红外线反射薄膜。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红外线反射薄膜采用了在基材1的一侧的面1a上依次层叠了反射层2和保护层3,在另一侧的面1b上设置了粘合层4的层结构。
基材1使用聚酯系薄膜,例如可以使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环己撑二亚甲基酯、或者组合了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树脂制成的薄膜。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之中,从性能方面来看,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特别优选双轴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2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吸附空气颗粒物的纱窗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真空环保箱的喷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