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及成形用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62146.8 | 申请日: | 2012-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3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今井利幸;渡边大辅;佐藤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33/42 | 分类号: | B29C33/42;G02B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阵列 制造 方法 成形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透镜部的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及成形用模具,尤其是关于通过在基板上形成树脂制的转印层而得到的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及成形用模具。
背景技术
作为在基板上设置树脂转印层的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有如下方法,以包围设置在成形用模具上的各个转印部的方式形成凹部,防止转印材料向周围蔓延。具体来说,在包围转印用的型腔部的环带状的垫片部的周围设置凹陷即缓冲部,由此防止树脂向外蔓延,并且在垫片部上设置边缘、槽即树脂阻挡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作为参考,专利文献1中的图1、2被附加于图14。
在其他例中,在元件容量部的周围设置间隙狭窄的垫片部,并且在其外侧设置间隙宽的溢流部,树脂在间隙宽的溢流部流动,由此防止树脂蔓延(参照专利文献2)。作为参考,专利文献2中的图1被附加于图15。
在上述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中,由于设置包围型腔部的环状的垫片部,从而向垫片部的周围溢出的树脂沿着垫片部的周围蔓延并与来自相反侧的树脂接触的情况下,成为熔接缝并卷入气泡。另外,垫片部的周围的缓冲部或溢流部、或者用于得到它们的转印模具是需要利用立铣刀及其他的切削刀具的机械加工的凹陷,转印模具的加工要求长时间。尤其,透镜阵列的透镜为小型,透镜阵列的集成度高时,缓冲部也成为小型,转印模具的加工时间明显加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公开第2007/02160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7,704,4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技术而研发的,其目的是提供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及成形用模具,能够防止在透镜部的周边部形成熔接缝,并能够抑制转印模具的加工时间的加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该透镜阵列具有:基板;树脂层,形成在所述基板的至少一侧的基板面上并具有多个透镜部,该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透镜部是利用母模的成形用模具通过1次以上的转印而形成的,所述母模的成形用模具具有与该多个透镜部的表面形状对应的转印面,所述成形用模具具有:与所述多个透镜部对应的多个型腔部;多个直线状的槽部,分别包围构成所述多个型腔部的各个型腔部。
根据上述制造方法,由于成形用模具具有包围多个型腔部的多个直线状的槽部,所以与以往的设置在环带状的垫片部的周围的凹陷即缓冲部相比,树脂难以蔓延到相邻的直线状的槽部的相交的角部,能够防止向相邻的槽部溢出的树脂相互接近地蔓延而接触成为熔接缝并卷入气泡。另外,直线状的槽部不是孤立的而是连结的,由此能够进行统一的加工,即使透镜是小型的,也能够短时间加工成形用模具。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的方案或观点,在上述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中,成形用模具通过多个直线状的槽部被分隔成多个模具区域。该情况下,能够以多个直线状的槽部为边界有效率地分割成多个模具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成形用模具通过多个直线状的槽部的组合,被分隔成多个多边形的模具区域。该情况下,仅通过多个直线状的槽部就能够有效率地分割成多个模具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案,成形用模具通过将多个直线状的槽部配置成网格状,被分隔成多个矩形的模具区域。该情况下,仅通过将平行的多个直线状的槽部形成在正交的两个方向上,就能够有效率地分割成多个模具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案,多个直线状的槽部在表面侧具有边缘。该情况下,根据边缘处接触角明显地变大的锚定效应,树脂难以向槽部溢出,能够可靠地防止从相邻的透镜溢出的树脂彼此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案,多个直线状的槽部具有梯形、V字形、矩形、多边形、半圆形及椭圆形的任意的截面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案,多个直线状的槽部具有比多个型腔部的深度浅的槽深度。由此,即使在树脂到达槽部的底部的情况下,在通过成形用模具形成的形状中,能够防止与对应于多个型腔部的部分相比,在与槽部对应的部分,突起进一步变大,能够防止在下一工序中因该突起大而导致本成形品和相对的部件碰撞的不良情况。而且,在脱模时也变得有利。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案,多个直线状的槽部具有200μm以上的槽宽。该情况下,槽部附近的树脂厚为50μm左右,能够防止槽部被树脂填充,并能够可靠地防止从相邻的透镜溢出的树脂彼此相连。槽宽是指在模具表面的型腔部的周围形成了槽部的外缘的宽度,是处于设置在转印面上的相邻的型腔部之间的、槽部截面方向的宽度,即后述的槽宽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21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喷粉机
- 下一篇:一种真空喷涂旋转靶材自动抽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