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央控制台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61756.6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8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矢野淑树;藤根崇道;江村阳平;则武雅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茅翊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 控制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位于汽车的左右的前座椅之间的中央控制台。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有能将从上方作用于座间储物箱盖的后方侧的冲击载荷吸收的结构的中央控制台。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特开2010-14350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中央控制台的座间储物箱的后方部具有载荷吸收用托架的技术。托架具有侧视观察弯折为M字形的载荷吸收部。在载荷吸收用托架的上表面利用铰链安装有座间储物箱盖。
载荷吸收用托架是相对于中央控制台的本来的构成构件独立的构件。因此,有时会使中央控制台的外观性变差。因此,为了将冲击载荷吸收,也可以考虑使中央控制台的构成构件、即座间储物箱的刚性下降的技术。但是,当使座间储物箱的刚性下降时,在作为扶手而将肘部等放在座间储物箱门的上表面的情况下,座间储物箱会摇晃,座间储物箱的稳定感消失。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而,以往需要一种能确保中央控制台的外观性和平常情况下所需的刚性,且能将从上方作用于座间储物箱盖的后方部的冲击载荷吸收的结构。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特征,中央控制台包括座间储物箱、座间储物箱门和冲击吸收部。座间储物箱设置在车室内的地板上。座间储物箱门利用铰链轴与座间储物箱的后方部的上侧壁结合,该座间储物箱门能以铰链轴为支点进行旋转,从而对座间储物箱的上表面的开口进行开闭。冲击吸收部将座间储物箱的后方部划分为上侧壁和下侧壁,且以具有台阶的方式将上侧壁与下侧壁结合,并设定为比上侧壁和下侧壁薄。
因此,能确保中央控制台的外观性和平常情况下所要求的刚性。当冲击载荷从上方作用于座间储物箱门的后方部时,冲击载荷经由铰链轴传递到冲击吸收壁的上侧壁而使冲击吸收部断裂。由此,在冲击吸收部的部位,上侧壁离开下侧壁而向下方移动,将冲击吸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中央控制台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中央控制台的座间储物箱的后方部立体图。
图3是中央控制台的后方上部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4是冲击吸收壁的概略图。
图5是吸收冲击后的冲击吸收壁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吸收冲击后的冲击吸收壁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中央控制台设置在汽车中的左右的前座椅之间。中央控制台具有座间储物箱10和座间储物箱门30。座间储物箱10如图1所示设置在地板F上。座间储物箱10在内部具有收纳空间,在收纳空间的上表面具有开口部。能够从开口部接近收纳空间。座间储物箱门30具有将座间储物箱10的开口覆盖的形状,利用铰链轴38(图3)使座间储物箱门30与座间储物箱10结合。
在座间储物箱10的上表面的座间储物箱门30的前方侧(图中的左侧)设置有杯座40(图1)。
座间储物箱10包括座间储物箱外部件12和座间储物箱内部件16(图2)。座间储物箱外部件12由树脂制成,构成座间储物箱10的外壳。座间储物箱内部件16由树脂制成,位于座间储物箱外部件12的内部。座间储物箱内部件16包括在后部立起的后部壁16a、与后部壁16a的两侧相连的侧部壁16b、以及使后部壁16a与侧部壁16b以大致正交的方式连接的角部16c。
冲击吸收壁20如图2所示形成在后部壁16a和侧部壁16b的后部,该冲击吸收壁20具有冲击吸收部22。冲击吸收部22包括形成于后部壁16a的后部22a、和形成于侧部壁16b的侧部22b以及纵向部22c。后部22a在后部壁16a沿水平方向延伸出来而将后部壁16a划分成上下区域。侧部22b从后部22a沿水平方向延伸出来而将侧部22b的后区域划分成上下区域。纵向部22c从侧部22b的前端向下方延伸至收纳空间的底部。
冲击吸收壁20以冲击吸收部22为边界而划分成上侧壁部(上侧壁)20U和下侧壁部(下侧壁)20L。上侧壁部20U和下侧壁部20L利用冲击吸收部22以具有台阶的方式结合。冲击吸收部22设定为比冲击吸收壁20的上侧壁部20U和下侧壁部20L薄(图3)。利用冲击吸收部22使下侧壁部20L比上侧壁部20U向座间储物箱10的收纳空间内伸出。
在座间储物箱内部件16的后部壁16a的上部即冲击吸收壁20的上侧壁部20U一体地成形有铰链托架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车体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车体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17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棒状ZSM-48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型直升机起落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