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涂层和切断功能的高孔隙度隔板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61535.9 | 申请日: | 2012-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8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B·施米茨;D·布什;D·克莱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里奥凡德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29C55/00;B29C55/12;C08J5/18;C08K5/00;C08K5/098;H01M2/14;H01M2/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宓霞 |
| 地址: | 德国诺***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涂层 切断 功能 孔隙 隔板 | ||
1.双轴取向的单或多层多孔膜,该膜包括至少一个多孔层并且这个层含有至少一种丙烯聚合物和聚乙烯;
(I)所述多孔膜的孔隙度是30%-80%;和
(II)所述多孔膜的透过性<1000s(Gurley值);其特征在于
(III)所述多孔膜包含无机的,优选陶瓷的涂层;和
(IV)所述经涂覆的多孔膜具有<1500s的Gurley值;和
(V)所述经涂覆的多孔膜当它被加热到超过140℃保持5分钟时具有>6000s的Gurley值。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度是在拉伸所述膜时通过β-结晶聚丙烯的转化产生的,其中至少一种β-成核剂存在于所述膜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聚合物是丙烯均聚物和/或丙烯嵌段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之一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β-成核剂是庚二酸和/或辛二酸的钙盐,和/或纳米级氧化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含有丙烯均聚物和丙烯嵌段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含有50重量%-85重量%的丙烯均聚物,15重量%-50重量%的丙烯嵌段共聚物和50-10000ppm的β-成核剂。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的密度在0.1-0.5g/cm3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的厚度为10-1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聚合物不是使用金属茂催化剂制备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按至少5重量%,优选至少10重量%的量存在,基于存在的丙烯聚合物和/或丙烯嵌段共聚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是在115℃-140℃的范围内具有熔融峰的HDPE或MDPE。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HDPE具有大于0.1至50g/10min,优选0.6-20g/10min的根据DIN53735测量的MFI(50N/190℃)和100-450cm3/g,优选120-280cm3/g的根据DIN53728第4部分或ISO1191测量的粘度值,>0.94至0.97g/cm3的在23℃下根据DIN53479方法A或ISO1183测量的密度,和120℃-145℃之间的使用DSC(熔融曲线的最大值,加热速率20℃/min)测量的熔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MDPE具有大于0.1至50g/10min,优选0.6-20g/10min的根据DIN53735测量的MFI(50N/190CC),>0.925至0.94g/cm3的根据DIN53479方法A或ISO1183在23℃测量的密度,和115℃-130℃之间的使用DSC(熔融曲线的最大值,加热速率20℃/min)测量的熔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的,优选陶瓷的涂层包含作为D50值表示的粒度为0.05-15μm,优选0.1-10μm的无机的,优选陶瓷的颗粒。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的,优选陶瓷的颗粒包含金属Al、Zr、Si、Sn、Ti和/或Y的不导电氧化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的,优选陶瓷的颗粒包含基于具有总式SiO2的硅的氧化物,以及具有总式AlNaSiO2的混合氧化物和具有总式TiO2的钛的氧化物的颗粒,其中它们可以按结晶、无定形或混合形式存在。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的,优选陶瓷的颗粒具有至少160℃,优选至少180℃,尤其是至少200℃的熔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里奥凡德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未经特里奥凡德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15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