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痉挛性发音障碍的起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0695.1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7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维尔纳·林德恩塔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MED-EL电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夏东栋;陆锦华 |
地址: | 奥地利因*** | 国省代码: | 奥地利;A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痉挛 发音 障碍 起搏器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1年12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567,664,和2011年12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567,666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
本申请也要求2012年12月7日提交的,标题为“用于单侧声带自动麻痹的起搏器”(“PACEMAKER FOR UNILATERAL VOCAL CORD AUTOPARALYSIS”)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708,129,和2012年12月7日提交的,标题为“用于提高声音的刺激系统和方法”(“STIM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OICE LIFT”)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708,146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痉挛性发音障碍的治疗,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刺激人类受试者的喉返神经(RLN)或声门闭合反射的装置和方法,以治疗痉挛性发音障碍。
背景技术
当空气被从肺通过声门排出,产生横跨喉的压降时,发生发音。当该压降变得足够大时,声褶开始振动。实现这种发声的最小压降被称为发声阈压,并且对于具有正常声褶的人,发声阈压约为2-3cm水柱。振动期间,声褶的运动几乎是侧向的,虽然也存在一些额外分量。然而,沿声褶的长度几乎无运动。声褶的振动用于调节压力和流经喉的气流,并且这种调节后的气流是大多数浊音声音的主要分量。
如果声褶彼此靠近不够、受张力不足或受太大张力,或者如果横跨喉的压降不够大,声褶就不会振动。在语言学中,如果在发生单音时,不存在发声,就将该单音称为清音。在讲话时,清音关联这样的声褶,与发声期间的声褶相比,该声褶延长,高度拉紧,并且位于侧向(外展)。
能够通过多种措施改变基频——感知音调的主要声学线索。通过环甲肌收缩提高声褶的张力,完成大比例变化。能够通过甲杓肌的收缩,或者甲状和环状软骨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实现张力的较小改变,当喉有意地降低或升高时可能如此,或者通过喉通过舌骨所附接的舌头的运动实现。除了张力变化之外,基频也受横跨喉的压降影响,该压降受肺中的压力影响最多,并且也将随着声褶间的距离而变化。在语言学上,使用基频的变化产生语调和音调。
特别设计用于产生声音的发音机构是喉。喉处于咽和气管之间。喉通过喉部和咽的口腔部分,与口和鼻连通。虽然喉是空气通道的一部分,但是喉通常起阀门的作用,以防止所吞咽的食物和外来物体进入下部呼吸通道。喉位于颈前区。
喉骨架包括通过各种韧带和膜结合的九块软骨。其中三块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是单独的,并且其它三块成对(杓状软骨、小角软骨和楔状软骨)。
喉的外在肌使喉作为整体移动。舌骨下肌(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是舌骨和喉的降肌,而舌骨上肌(茎突舌骨肌、二腹肌、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以及茎突咽肌是舌骨和喉的提肌。
喉的内在肌涉及喉部部分的运动,使得在产生声音时,声褶的长度和张力,以及声门裂的尺寸和形状变化。除了受喉外神经支配的环甲肌之外,喉的所有内在肌都受喉返神经(RLN)、迷走神经分支(CNX)的支配。
声褶的内收肌包括环杓侧肌,环杓侧肌起源于环状软骨的侧部,并且插入肌突或杓状软骨。这些肌肉向前拉动肌突,旋转杓状软骨,以便它们的声带突向内摆动。这些运动使声褶内收,并且闭合声门裂。
声褶的基本外展肌是环杓后肌。这些肌肉在每一侧上都源自环状软骨板的后表面,并且侧向和向上地插入杓状软骨的肌突中。它们使杓状软骨旋转,由此使杓状软骨侧向偏移,并且加宽声门裂。
声褶的主要张肌是三角环甲肌。这些肌肉位于喉的外表面上,处于环状软骨和甲状软骨之间。每一侧上的肌肉都源自环状软骨的前外侧部分,并且插入甲状软骨下角的下边缘和前方中。这些肌肉使甲状软骨在环状软骨上向前倾斜,提高甲状软骨和杓状软骨之间的距离。结果,声韧带延长并且收紧,并且声音的音调升高。
声褶的基本松弛肌是宽甲杓肌。它们源自矢状面附近的甲状软骨的后表面,并且插入杓状软骨的前外侧表面中。其下深纤维中的一条,所谓的声带肌源自声韧带,并且从前侧到达杓状软骨的声带突。甲杓肌向前拉动杓状软骨,由此使声韧带松弛。声带肌产生对声韧带的微小调整(例如,在低语时发生)。它们也在发声和歌唱期间,使部分声褶松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ED-EL电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MED-EL电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06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