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容纳及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59522.8 | 申请日: | 2012-10-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7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大卫·A·诺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D·A·诺尔特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0 | 分类号: | E02D17/00;B65G5/00;E21B2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容纳 管理 系统 | ||
1.一种用于容纳和管理工作现场产生的流体的系统,包括具有以下部件的流体容器:
具有底部和多个侧壁的池;
从至少一些所述侧壁突出的护道,形成所述池的周边;
设置在所述池的底部和侧壁上方的缓冲层;
设置在所述缓冲层上方并沿所述池的所述侧壁和至少部分所述护道上方延伸的不透液性薄膜;以及
设置在所述不透液性薄膜上方并填充所述池的引流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液性薄膜由热塑性烯烃或聚烯烃(TPO)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液性薄膜由选自聚氯乙烯(PVC)、氯化聚乙烯(CPE)、氯磺化聚乙烯(CSPE)、乙烯酮酯(KEE)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材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液性薄膜具有40密耳~135密耳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具有1~3英寸厚度的粒状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不透液性薄膜上方的土工织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不透液性薄膜接合的检漏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系统包括与所述不透液性薄膜接合的检漏网格和与所述检漏网格电接合的检漏监视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系统包括与所述不透液性薄膜一体的检漏网格和与所述检漏网格电接合的检漏监视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护道外侧并与其相邻的沟槽,用以将所述不透液性薄膜保持到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石包括设置在所述不透液性薄膜上方的相对粗制材料形成的排水层和设置在所述排水层上面的非粗制材料形成的基材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排水层和所述基材层之间的土工织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所述相对粗制材料形成并延伸通过所述基材层的排水中间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所述侧壁限定的使所述周边完整的护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述侧壁限定的周边完整的石材中间带。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流体容器接合的排水系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包括延伸通过所述池的集水槽和填充所述池的所述引流石以及与所述集水槽流体连通的排水管。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具有限定容纳流体的外壳的侧壁、在所述外壳的底部与所述排水管相连通的下水道、在所述外壳的顶部并与所述下水道接合以操作所述下水道的致动器以及在所述外壳的中间部分形成的多个开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形成为上部和下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合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的至少一个附加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间的受压环。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下水道接合的排水组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排水组件和所述下水道间的可膨胀接合。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膨胀接合包括位于所述排水组件和所述下水道之间并围绕部分所述排水组件的弹性密封件,以及与所述弹性密封件接合用以压紧所述弹性密封件的压合配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A·诺尔特有限公司,未经D·A·诺尔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95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埋于复合管片内的注浆管结构
- 下一篇:胶管脱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