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精磨设备的立柱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8856.3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8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S·米兰德;J·伦德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美德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D1/30 | 分类号: | D21D1/30;B02C7/14;F16C3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茅翊忞 |
地址: | 瑞典松***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设备 立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用于精磨设备的立柱。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立柱,在盘式精磨机的精磨加工过程中,该立柱使由于作用在精磨盘上的轴向力而获得不平行精磨间隙的风险最小化。
背景技术
精磨设备(诸如盘式精磨机)用于将木质纤维素木屑等精磨,即转换成分离的纤维。盘式精磨机通常包括两个相对的精磨盘,所述精磨盘相对于彼此是可转动的。在很多情形中,精磨盘之一是围绕轴线可转动的(称为转子),而另一精磨盘是不可转动的(称为定子)。但是,在一些精磨设备中,两个精磨盘都可转动地布置。精磨盘通常设有可交换精磨段,可交换精磨段布置在精磨盘的面向相对精磨盘的表面上,即精磨设备的精磨表面上。精磨段通常包括根据所要求的纤维质量以特定样式布置的杆和中间槽。研磨发生在彼此保持一定距离的两个精磨表面之间,由此,所谓精磨间隙的空间设置在两个精磨表面之间。通常,待研磨的材料通过靠近其中心轴线的精磨盘之一中的开口供应至精磨间隙。在研磨过程中,被研磨的材料相对于精磨盘大致径向地移动。
精磨盘布置在立柱或框架上。可转动地布置的精磨盘(即转子)通过安装至立柱的轴承连接至立柱,精磨盘的轮轴或轴通过该轴承布置。非转动精磨盘(即定子)可以例如通过多个销、螺栓等安装至立柱。
在运行过程中,重要的是设备的精磨表面适当地对准且精磨盘不趋于倾斜或变形,致使精磨间隙在精磨表面上基本上不平行。对于一次完整旋转,不考虑定子本身在水平面上的偏移,当精磨间隙的宽度对于每个直径保持恒定时,精磨表面之间的对准是正确的。如果精磨表面例如变成彼此接触,则存在着精磨表面破裂或者至少磨损的风险,这导致在必须更换精磨段之前,设备的运行时间实质性缩短。此外,精磨表面之间的对准程度对于研磨材料所获得的质量很重要。当精磨表面之间的对准程度降低时,精磨材料的质量就变差。由此,精磨间隙的控制和精磨表面之间的对准是非常重要的。
在运行期间,精磨盘经受巨大的轴向力。该轴向力会导致精磨盘一定程度上相对于彼此倾斜或翻倒。更具体地,该轴向力通常导致精磨间隙在间隙的顶部处变得更大而在间隙的下部处变得更小。
该问题先前已经例如通过用于对准精磨盘的各种装置得以解决,诸如WO2007/139504A1、WO2007/139505A1和WO2007/094711A1公开的装置。
已经发现精磨设备的立柱设计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精磨盘的未对准问题,因为非转动盘趋于不平行于转子移动,这是由于定子安装至立柱和力如何在立柱中分布。因此,存在着新设计立柱的需求。
US3,762,660公开了一种立柱,该立柱据说解决了运行期间由于精磨盘经受轴向力而导致的立柱变形问题。该立柱包括用于支撑轴承装置的支架,该轴承装置用于各盘的轴。各支架通过布置在各盘的轴的水平面上方和下方的多根梁彼此连接,由此防止各盘相对于彼此倾斜。此外,该立柱包括用于传热流体循环通过立柱的管道以及将该流体维持在恒定温度的装置,以避免立柱在运行期间变形。但是,所提出的立柱设计有缺点,因为其占用大量的空间且要求具有循环的传热流体。
US3,166,260公开了用于精磨设备的立柱的另一示例。除了其它的之外,该立柱还包括焊接在一起的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与在用于降解和精磨含木质纤维素的材料的精磨设备运行期间施加至定子的轴向力相关联的问题最小化。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使运行期间由于轴向力而导致的精磨表面之间、即精磨间隙的未对准的风险最小化。对于一次完整旋转,不考虑定子本身在水平面上的偏移,当精磨间隙的宽度对于每个直径保持恒定时,精磨表面之间的对准是正确的。
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立柱以及权利要求16的精磨设备来实现。较佳实施例由从属权利要求限定。
该立柱具有前端和相对的后端并包括第一和第二侧构件,侧构件又包括腿部段和臂部段。臂部段适于将定子、即非转动精磨盘安装在立柱的前端处,较佳地安装在臂部段的端表面处。
立柱还包括第一中间构件,该第一中间构件具有连接至第一侧构件的第一端和连接至第二侧构件的第二端。第一中间构件包括适于轴承单元安装至其上的装置,转子、即旋转精磨盘的轴布置在该轴承单元中。立柱可适当地还包括在侧构件之间延伸的第二中间构件。第二中间构件大致布置在垂直平面中,较佳地垂直于转子轴的水平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美德公司,未经维美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8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处理钞票的表面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修复型球囊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