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速器踏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58036.4 | 申请日: | 2012-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8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横井义光;深谷裕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5G1/30 | 分类号: | G05G1/3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速器 踏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速器踏板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No.6-12160(JP 6-12160 U)中描述的加速器踏板装置中,在地板上设置支撑构件(台座)。该支撑构件(台座)由一对弹簧板构成,该对弹簧板形成配合开口和配合部。
然后,加速器踏板的轴部被从配合开口按压到配合部侧中。结果,弹簧板弹性变形,使得轴部与配合部接合。另一方面,与配合部接合的轴部被拉动至配合开口侧。结果,弹簧板弹性变形,使得轴部与配合部分离(轴部和配合部之间的接合被释放)。因而,加速器踏板能够易于附接和分离。
然而,对于上述加速器踏板装置,由于配合部在轴部上作用的接合力退化以及弹簧板随时间的变形,存在轴部从配合部滑出的可能性。因此,上述加速器踏板的支撑结构在抑制加速器踏板从支撑构件(台座)滑出方面具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踏板从台座滑出的加速器踏板装置。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加速器踏板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被设置在地板上,车辆的驾驶员的座椅被布置在所述地板上;台座,所述台座包括装配部和被设置在所述装配部中的第一接合部,其中所述装配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当从所述车辆的侧方观察时,所述装配部具有环形形状,所述环形形状的一部分敞开,并且所述台座被组装至所述支架;踏板,所述踏板包括被装配部和被接合部,其中通过使所述被装配部朝着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滑动而将所述被装配部装配至所述装配部,并且,所述被接合部被设置在所述被装配部中,并且所述被接合部通过与所述第一接合部接合来限制所述被装配部朝着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运动,所述踏板被施加踩踏力;和抑制部,所述抑制部接触所述装配部,并且抑制所述第一接合部在离开所述被装配部的方向上移位。
因此,能够抑制踏板滑出台座。
根据本发明上述方面的加速器踏板装置可被构造成使得抑制部被设置在支架上。
因此,能够高效地设置抑制部。
在根据本发明该方面的加速器踏板装置中,当从车辆的侧方观察时,支架可能在横截面中具有帽子形状。
因此,能够导致台座接触具有高的刚性的支架使得能够抑制接合部的移位。
根据本发明该方面的加速器踏板装置还可以包括突出部,该突出部被设置在台座上并且朝着抑制部凸出,并且该突出部被构造成能够接触抑制部。
因此,能够导致台座与抑制部和台座部分之间的距离对应地接触抑制部。
在根据本发明该方面的加速器踏板装置中,可以在装配部上设置突出部。
在根据本发明该方面的加速器踏板装置中,装配部可包括接触部,该接触部接触被装配部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处的端部,并且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是所述车辆的右侧。
因此,能够通过对踏板的力输入来抑制使得踏板从台座滑落。
根据本发明该方面的加速器踏板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接合部,该第二接合部被设置在台座上,并且被构造成能够与支架接合。
因此,能够提高将台座装配至支架的简单性。
在根据本发明该方面的加速器踏板装置中,第二接合部可包括爪部,该爪部在被插入支架中时能够与支架接合。
在根据本发明该方面的加速器踏板装置中,台座也可以被构造成通过至少两个紧固构件而被紧固至支架。
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将台座装配至支架的简单性。
附图说明
将参考附图,在本发明例证实施例的下文详细说明书中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与工业意义,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如下状态的截面图,在该状态中,用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速器踏板装置中使用的踏板的被装配部被装配到台座的槽部(沿图2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加速器踏板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图2中所示的加速器踏板装置的分离状态的透视图;
图4是从台座的后表面侧观察到的图2中所示的加速器踏板装置的后视图;
图5是示出图2中所示的加速器踏板装置的侧截面图(沿图2的线V-V截取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如下状态的截面图,在该状态中,在图4中所示的加速器踏板装置中使用的台座的接合爪部已经被插入支架的定位孔中(沿图4的线VI-VI截取的截面图);并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80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管式带内画手串
- 下一篇:染色测长一体放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