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现立体图案的模内注塑用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7848.7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6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珍;黄载捧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华奥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3/12 | 分类号: | B41M3/12;B41M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生平;钟锦舜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现 立体 图案 注塑 用转印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内注塑用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更详细地,涉及一种以上述紫外线固化层包含立体图案及离型剂组合物为特征的模内注塑用转印膜。
背景技术
模内注塑用转印膜作为由分别具有固有特性的多个层形成的层压(laminate)膜,为表现金属感或图案,包含金属蒸镀层或印刷了各种图案的印刷层。但是,如上所述的包含金属蒸镀层和印刷层的层压膜虽然可表现单纯的金属感或平面图案,但无法表现立体图案或者带来根据观察角度色彩或图案不同的全息图效果或者光学渐变(optical gradation)效果。
根据韩国特许公开公报第2010-0048181号中有关紫外线固化层的记载,包含紫外线固化树脂、光稳定剂及光引发剂的组合物通过紫外线照射过程固化而形成,并未提出是否形成压纹图案,就外观设计而言,能够表现立体图案并带来全息图效果、光学渐变效果的模内转印膜的必要性逐渐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包含离型剂组合物的紫外线固化层的上部形成立体图案后使用紫外线灯进行固化来注塑立体图案。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内注塑用转印膜,其特征在于,包含基材、紫外线固化层、硬涂层、印刷层及粘结层,上述紫外线固化层包含立体图案及离型剂组合物。
为达到另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内注塑用转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形成基材的步骤;在上述基材的上部形成包含离型剂组合物的紫外线固化层的步骤;在上述紫外线固化层的上部形成立体图案之后使用紫外线灯进行固化的步骤;在上述离型层的上部形成硬涂层的步骤;在上述硬涂层的上部形成印刷层的步骤;以及在上述印刷层的上部形成粘结层的步骤。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模内注塑用转印膜,模内注塑用转印膜不具有离型层,而是将离型剂组合物包含于紫外线固化层,从而不仅强化注塑物的表面强度,屏蔽电磁波的功能,而且在外观设计方面表现立体图案,带来全息图效果和光学渐变效果。尤其,在注塑物的曲面也可表现上述效果。
并且,在本发明的模内注塑用转印膜制备方法中,在包含离型剂组合物的紫外线固化层的上部形成立体图案并进行紫外线固化,从而在模内注塑物上体现出多种形态且明显的立体图案。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内注塑用转印膜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内注塑用转印膜的制备工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后述的实施例会让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这些优点和特征的方法更加明确。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互不相同的各种方式实施,本实施例只用于完善本发明的公开更加完善,有助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范畴,仅由发明要求范围定义。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参照附图指相同的构成要素。
以下,参照附图,对能够表现多种图案的立体质感的模内注塑用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模内注塑用转印膜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内注塑用转印膜的结构的剖视图。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内注塑用转印膜100包含基材110、紫外线固化层120、硬涂层130、印刷层140及粘结层150。
上述基材110可由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碳酸酯(Poly Carbonate,PC)、聚丙烯(Poly Propylene,PP)、乙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 Glycol,PETG)及丙烯酸(acrylic)中的一种以上材质形成。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乙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有比一般的基材材料更优秀的加温延伸率,能够将成型性最大化,因而优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华奥斯有限公司,未经乐金华奥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78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VVT系统油道结构
- 下一篇:高安全性汽轮机排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