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子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7532.8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9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相泽武史;森川悟史;内山义裕;武田和亚希;外崎贵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4/18 | 分类号: | H01R4/18;H01R4/6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伟;安翔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被压接至电线的端子接头,该电线包括通过将多根绞线放置在一起而形成的芯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铝电线已被用于降低重量等,并且也在汽车线束等领域中使用铝电线。例如,铝电线被构造成使得通过扭转多根铝绞线而形成的芯体被绝缘覆层覆盖,并且当电线被装配为线束时,端子接头通常被连接至电线的端部。具体地,移除铝电线的覆层端部,以便露出芯体的端部,被设置在端子接头上的电线筒(电线连接部)被压接至芯体的露出的端部,并且设置在电线筒后方的绝缘筒被压接并连接至剩余绝缘覆层的端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通过压力加工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金属板来形成这种端子接头。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5-50736
发明内容
本发明试图解决的问题
然而,由于电线筒的末端被推入扭转的绞线之间,所以如果以高压缩压接电线筒,则芯体可能破损。此外,在回弹(每个电线筒都将向上敞开的现象)的情况下,最受力的顶板部具有等于上述一个金属板的厚度,并且因此易于受回弹的影响。特别地,在使用铝电线的情况下,如果在电线筒中发生回弹并且应力减小,则芯体就不可能遵循电线筒,由此在芯体和电线筒之间形成间隙。因此,不可能获得期望的接触阻力和压接强度。
基于上述情况完成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消除芯体破损并降低回弹的影响。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被压接至电线的端子接头,该电线包括通过将多根绞线放置在一起而形成的芯体,该端子接头包括:底板部,将在该底板部上布置芯体;和一对压接件,所述一对压接件以包围被布置在底板部上的芯体的方式被连接至底板部并且被压接至芯体;其中通过折叠形成压接件的板材以使板材的层重叠,来在相应的压接件的端部上形成重叠部,并且当相应的压接件被压接至芯体时,相应的重叠部彼此接触而不侵入到绞线之间。
根据这种构造,与不形成重叠部时相比,压接件的端部更厚,这是因为重叠部形成在压接件的端部上。因而,在以预定压缩率压缩芯体时,与不形成重叠部相比,压接件更难以变形。这能够通过抑制压接件的回弹,在压接操作的初始阶段中保持接触阻力和压接强度。因而,由于相应的重叠部彼此接触而不侵入绞线之间,所以能够不导致芯体破损地压接并连接端子接头。
以下结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可在重叠部的折叠部上形成一侧邻接表面,该一侧邻接表面将与另一重叠部面接触。
根据这种构造,能够进一步降低回弹的影响,这是因为能够通过使一侧邻接表面与另一重叠部面接触来限制相应的压接件的开启。
可在另一重叠部的折叠部上形成另一侧邻接表面,该另一侧邻接表面将与一侧邻接表面面接触。此外,可保持该一侧和另一侧邻接表面彼此紧密接触。
根据这种构造,能够甚至更进一步降低回弹的影响,这是因为能够通过使一侧邻接表面和另一侧邻接表面面接触来限制相应的压接件的开启。
可保持形成重叠部的板材层彼此紧密接触。
根据这种构造,能够防止芯体破损,这是因为在形成重叠部的板材层之间没有绞线侵入的空间。
可朝着重叠部中的芯体一侧折叠板材。
根据这种构造,能够进一步降低接触阻力,这是因为能够保持重叠部与芯体紧密接触。
每个重叠部均可包括内接触表面,该内接触表面在芯体的周边方向上延伸并且将与芯体的最外部表面接触,并且芯体的最外部表面之外的与内接触表面接触的被接触表面可被布置成在每个压接件的压接方向上与被连接至被接触表面的相邻表面齐平,或者被布置成处于所述相邻表面以外。
根据这种构造,相应的重叠部不侵入相应的芯体之间,这是因为芯体的被接触表面被布置成在每个压接件的压接方向上与芯体的相邻表面齐平,或者被布置成处于芯体的相邻表面以外。
可通过在将与板材接触的每个压接件的端部的一侧上敲击来形成圆弧形表面,并且可通过使板材与弧形表面紧密接触来形成重叠部。
根据这种构造,每个压接件的端部不侵入相应的芯体之间,这是因为通过保持板材与在每个压接件的端部上形成的弧形表面紧密接触来形成重叠部。
可通过朝着与芯体相对的一侧折叠板材来形成重叠部。
根据这种构造,能够进一步消除芯体的破损,这是因为在重叠部之间不存在绞线侵入的空间。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消除芯体破损并降低回弹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端子接头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75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