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工装置和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7487.6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8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古田昌彦;米村和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B21D28/02;B30B13/00;H01F41/02;H02K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吴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使用具有上模和下模的模具将包括冲裁加工的加工应用于板部件的加工装置和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在从上游侧到下游侧顺次传送板部件并且加工该板部件的加工装置中,提出了具有分别设置在各阶段中的机械升降器和空气升降器的加工装置。在专利文献1的加工装置中,升降器分别设置在各阶段中。在该加工装置中,升降器在其自由状态下的凸出高度是相同的。在前进方向上相邻的升降器之间的间隔是相同的。此外,分别设置在各阶段中的升降器的宽度是相同的。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11-104897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随着连续地对宽的板部件进行更多冲裁加工,板部件的刚性更加减小。因此,随着板部件被传送到更下游的阶段,板部件更容易弯曲。从而,板部件可能卡在加工装置中,使得板部件变形。结果,加工装置可能损坏。
从而,本发明提供了加工装置和加工方法,不需要担心由于板部件卡在加工装置中而引起损坏。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装置是用于将长板状体从上游侧输送到下游侧并且顺次对所述长板状体执行包括冲裁加工的压制加工的加工装置,该加工装置包括:多个阶段,该多个阶段沿着所述长板状体的输送方向设置,其中,所述多个阶段具有模具,该模具对位于所述多个阶段处的所述长板状体实施所述压制加工;以及多个升降器,该多个升降器沿着所述长板状体的所述输送方向设置,其中,所述多个升降器具有顶升部,该顶升部使所述长板状体从所述模具分离规定间隙,其中,所述多个升降器构造成使得:将布置在所述下游侧的升降器的所述顶升部带来的所述间隙设定为大于布置在所述上游侧的升降器的所述顶升部带来的所述间隙。
所述加工装置可以构造成使得布置在所述下游侧的所述升降器的顶升部的个数大于布置在所述上游侧的所述升降器的顶升部的个数。
所述加工装置可以构造成使得所述升降器的所述顶升部布置在所述长板状体的宽度方向上,并且布置在所述下游侧的所述升降器的所述顶升部的宽度设定成大于布置在所述上游侧的所述升降器的所述顶升部的宽度。
所述加工装置可以构造成使得沿着所述长板状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两个以上的顶升部。
根据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是用于将长板状体从上游侧输送到下游侧,并且顺次对所述长板状体执行包括冲裁加工的压制加工,其中,在更下游侧,利用分别设置在各阶段中的升降器将输送到分别加工所述长板状体的各所述阶段的所述长板状体举起得更高。
在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装置和加工方法中,不需要担心加工装置会由于长板状体在利用升降器传送长板状体时卡在加工装置中的原因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加工装置的长板状体的加工状态的平面图。
图2是加工中的长板状体和加工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对应于图2的下模的平面图。
图4是加工装置的升降器的周边的放大截面图。
参考标记列表
10:加工装置
11:下模
12:板部件
13:转子铁芯片
14:定子铁芯片
16:冲模板
17至21:升降器
25:通孔
26:升降销
27:弹簧
28:倾斜面
29:水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加工装置。
图1是示出应用有根据实施例的加工装置的长板状体的加工状态的平面图。图2是加工中的长板状体和加工装置的截面图。图3是对应于图2的状态的平面图。图4是加工装置的升降器的周边的放大截面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加工装置10是制造积层铁芯的装置,该积层铁芯能够优选地适当用作电机的芯子或定子。通过将长电磁钢板(长板状体)冲裁成预期的形状而获得该叠片铁芯。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加工装置10包括多个阶段(a)至(l),该多个阶段(a)至(l)具有共用的下模(模具)11和在图中未示出的布置在下模11上的上模。多个阶段(a)至(l)沿着作为加工对象的板部件12的输送方向(在图1至图3中从左至右的方向)布置。在图1中,标号(a)至(l)分别示出安装在阶段(a)至(l)上的区域。在图2和3中,标号(a)至(l)分别示出阶段(a)至(l)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未经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74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线路直升机巡检用三维全景扫描设备
- 下一篇:故障应急处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