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体式铰链闸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6857.4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8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仲保京一;森井俊明;吉识龙太;乾真规;木村雄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2B7/44 | 分类号: | E02B7/44;E02B7/50;E0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谢顺星;张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铰链 闸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体式铰链闸门,该浮体式铰链闸门例如设置在防波堤的开口部,在涨水时,为了使上涨的水不会流入生活空间或地下空间,使门体上浮来截断所述开口部。
背景技术
已有如下的浮体式铰链闸门,在涨水时,为了使上涨的水不会流入生活空间或地下空间,利用流入的水的浮力使门体上浮,截断例如防波堤的开口部(例如专利文献1)。
但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浮体式铰链闸门存在如下问题,在流入初期的水的速度快的情况下,门体1的上浮动作迟缓,流入生活空间或地下空间等后面区域的水溢流(参照图10(a))。
此外,当水位下降时会表现出如下危险的举动,门体1维持立起状态直至门体1的1/3左右高度的水位,之后急剧地倒伏(参照图10(b))。
在所述问题中,为了防止流入初期的溢流,已提出了如下的浮体式铰链闸门,该浮体式铰链闸门将一端安装有配重的绳索的另一端通过滑轮与门体连接(例如专利文献2)。
所述专利文献2所提出的浮体式铰链闸门利用配重的重量来弥补浮体式铰链闸门浮力的不足,解决流入初期的门体上浮动作的迟缓。
但是,专利文献2所提出的浮体式铰链闸门,由于总是使配重的重量作用于辅助门体上浮动作的方向,因此在水位下降时难以倒伏。
此外,在所述问题中,为了避免突然的倒伏动作,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使用阻尼电路来衰减倒伏时的倒伏速度的设备。但是, 在专利文献3所提出的设备的情况下,由于阻尼电路在立起时使立起速度衰减,因此存在流入初期发生溢流的危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1-2144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3-2539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3884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为了解决现有的浮体式铰链闸门的问题,而设置了总是辅助门体上浮动作的装置的情况下,在水位下降时难以倒伏。此外,在设置了衰减倒伏时的倒伏速度的阻尼电路的情况下,存在流入初期发生溢流的危险。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加快在流入初期(立起开始时)和倒伏开始时的门体动作,并且,缓和在立起结束时和倒伏结束时的冲击力。进一步期望的目的在于,在任意水位都能够设定使门体上浮。
本发明的浮体式铰链闸门最主要的特征在于,
其设置于开口部或出入口,当水流入时,为了截断所述开口部或所述出入口,门体的前端侧能够在所述流入的水的方向上,在高度方向的平面内以基端侧为支点立起摆动;
在所述门体上安装绳索的一端,在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上安装辅助力产生装置;
辅助力产生装置具备配重、伸缩部件和压板;
所述配重在内部形成有空间;
所述伸缩部件配置在所述配重的所述空间内,其在压缩力作用的情况下,排斥该压缩力而要恢复原样;
所述压板用来使压缩力作用于所述伸缩部件上,其与伸缩部件的下面顶触,并与所述绳索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绳索通过形成在所述配重顶部的孔,并贯通配置在所述空间内的所述伸缩部件的中心部。
上述的本发明通过将辅助力产生装置做成如下结构:使压板与配置在配重的内部空间的伸缩部件的下面顶触,并与通过形成在配重顶部的孔,并贯通伸缩部件的中心部的绳索的另一端连接,发挥以下作用。
在门体的立起初期,由于绳索因伸缩部件的回弹力而拉伸,因此门体的立起速度加快,另一方面,在立起结束前,由于因伸缩装置的回弹力而产生辅助力,因此门体在立起末期的立起速度减慢。
在门体倒伏开始时,由于因伸缩部件的回弹力而产生辅助力,因此绳索被拉伸,门体的倒伏速度加快,另一方面,在倒伏结束前,因伸缩装置的回弹力而产生辅助力,因此门体在倒伏末期的倒伏速度减慢。
在上述的本发明中,在进一步设置调节辅助力产生装置的最高点的高度位置的高度位置调节机构的情况下,能够调整伸缩装置在初期的辅助力。
(三)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门体的立起初期,绳索因伸缩部件的回弹力而拉伸,使门体的立起速度加快,能够防止流入初期的溢流。另一方面,在立起结束前,因伸缩装置的回弹力而产生辅助力,使立起末期的立起速度减慢,因此能够缓和立起结束时的冲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造船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造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68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架空绝缘导线带电修补方法
- 下一篇:胰岛细胞的离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