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盘式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6739.3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6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努;大河原义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65/18 | 分类号: | F16D65/18;B61H5/00;F16D65/095;F16D6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施加摩擦力而对车轮的旋转进行制动的盘式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铁道车辆等车辆中采用利用液压、空气压等流体压力进行制动的流体压力制动装置。在JP2011-236958A中公开了一种利用伴随流体压力的变化的按压弹性膜的变形而伸缩的活塞将制动块按压到制动盘的盘式制动装置。
然而,在JP2011-236958A所记载的盘式制动装置中,活塞利用多个螺栓紧固于安装有制动块的导向板。因此,因制动块与制动盘之间的抵接所产生的摩擦热有可能自导向板经由活塞传递至按压弹性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发明,目的在于提高隔绝由制动块与制动盘之间的抵接所产生的摩擦热的隔热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盘式制动装置,其夹着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而对该制动盘施加摩擦力,该盘式制动装置包括:制动钳主体,其支承于车身;制动块,其相对于上述制动钳主体进退,该制动块滑动接触于上述制动盘而能够对上述制动盘施加摩擦力;导向板,其用于支承上述制动块;固定销,其以使上述导向板能够相对于上述制动钳主体自如进退的方式将该导向板支承于上述制动钳主体;活塞,其相对于上述制动钳主体进退,该活塞能够借助上述导向板按压上述制动块;弹性膜,其抵接于上述活塞的背面,并且在上述制动钳主体内划分形成压力室,该弹性膜在该压力室内的工作流体的压力的作用下弹性变形而使上述活塞移动;以及活塞板,其以使上述活塞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销自如滑动的方式将该活塞支承于上述固定销;上述活塞具有多个以顶端部向上述导向板突出的方式设置的小活塞。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优点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的Ⅲ-Ⅲ线的剖视图。
图4A是活塞和活塞板的主视图。
图4B是图4A中的IVB-IVB线的剖视图。
图5A是活塞和活塞板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5B是图5A中的VB-VB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的盘式制动装置的侧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100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及图2,对盘式制动装置10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盘式制动装置100是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工作流体的铁道车辆用空气压制动器。盘式制动装置100包括:制动钳主体10,其借助支承框20而支承于未图示的台车(车身);一对制动块7,其相对于制动钳主体10进退,该一对制动块7可滑动接触于制动盘6而对制动盘6施加摩擦力;导向板8,其用于支承制动块7;一对固定销43,其以能够使导向板8相对制动钳主体10自如进退的方式支承导向板8;以及按压机构50,其用于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而将制动块7按压到制动盘6。
盘式制动装置100夹着与车轮5一起旋转的制动盘6并对制动盘6施加摩擦力。具体而言,盘式制动装置100利用一对制动块7从制动盘6的两面夹持制动盘6,并利用制动盘6与制动块7之间的摩擦力来对车轮5的旋转进行制动。
制动盘6形成在车轮5的表面和背面这两个面上并与车轮5一体地旋转。也可以设置与车轮5一起旋转的独立的制动盘6来替代将制动盘6与车轮5一体地形成的结构。
如图1所示,制动钳主体10包括以跨越制动盘6的方式延伸的第一制动钳臂12及第二制动钳臂14、将第一制动钳臂12与第二制动钳臂14连结起来的磁轭部13以及用于将制动钳主体10支承在台车上的一对托架部15。
如图2所示,制动钳主体10被上滑销30与下滑销32浮动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支承框20滑动。由此,制动钳主体10跟随车轮5相对于台车的在轴向上的相对移动,制动块7与车轮5的制动盘6平行地对峙。
上滑销30与下滑销32以贯穿支承框20的方式设置。上滑销30的两端部与下滑销32的两端部分别连结于制动钳主体10的托架部15。制动钳主体10以能够在上滑销30与下滑销32的轴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框20。如图1所示,上滑销30与下滑销32的露出部被橡胶制的防尘套34覆盖,从而被保护为远离尘埃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萱场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萱场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67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磁致伸缩棒驱动的微泵
- 下一篇:喷头板排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