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水热交换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280056529.4 | 申请日: | 2012-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6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闵泰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4D3/00 | 分类号: | F24D3/00;F28D9/02;F24D9/00;F28F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胡江海;韩素云 |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 热交换器 | ||
1.一种热水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由通过使主热交换器供应的供暖水和直供水交替地流过多个隔板(101~113)重叠而形成的隔板之间的空间(131、132、133、134)来实现热交换的热交换单元(100)、流入所述供暖水的流入口(211)和排出在所述热交换单元内部完成热交换的供暖水的排出口(212)形成为一体并结合到所述热交换单元(100)的第一接合器(210)、以及流入所述直供水的流入口(221)和排出在所述热交换单元内部因与供暖水之间的热交换而被加热的温水的排出口(222)形成为一体并结合到所述热交换单元(100)的第二接合器(220)来构成的热水热交换器中,
在形成所述热交换单元(100)的一侧面的隔板(101)连接有所述第一接合器(210)和第二接合器(220);
在所述隔板(101)和邻接的隔板(102)之间的空间形成有从所述第一接合器210的流入口(211)流入的供暖水流动的第一供暖水循环通道(131);
在形成所述热交换单元(100)的另一侧面的隔板(113)和与其邻接的隔板(112)之间的空间形成有从所述第二接合器(220)的流入口(221)流入的直供水流动的第一直供水循环通道(133);
在所述第一供暖水循环通道(131)和第一直供水循环通道(133)之间交替地形成有通过了所述第一供暖水循环通道(131)的供暖水流动的多个第二供暖水循环通道(132)以及通过了所述第一直供水循环通道(133)的直供水流动的多个第二直供水循环通道(1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热交换单元(100)的一侧面的隔板(101)形成有向热交换单元(100)的外侧方向突出并沿隔板(101)的对角线方向延伸的供暖水通过单元(101e),从而使所述第一供暖水循环通道(131)的流路截面积扩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热交换单元(100)的另一侧面的隔板(113)形成有向热交换单元(100)的外侧方向突出并沿隔板(113)的对角线方向延伸的直供水通过单元(113e),从而使所述第一直供水循环通道(133)的流路截面积扩张。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水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接合器(210)中,连接到形成于所述隔板(101)的一侧的通孔(101a)的外部连接口(213),以及插入到所述外部连接口(213)的内侧并与所述外部连接口(213)构成同心构造且连接到形成于与隔板(101)邻接的隔板(102、103)的供暖水通孔(102b、103b)的内部连接口(214)形成为一体;
流入到所述流入口(211)的供暖水通过所述外部连接口(213)和内部连接口(214)之间的空间(215)流入到所述第一供暖水循环通道(131);
在所述第二接合器(220)中,连接到形成于所述隔板(101)的另一侧的直供水通孔(101c)的外部连接口(224),以及插入到所述外部连接口(224)的内侧并与所述外部连接口(224)构成同心构造且连接到形成于与隔板(113)邻接的隔板(111、112)的直供水通孔(111c、112c)的内部连接口(223)形成为一体;
流入到所述流入口(221)的直供水通过所述外部连接口(224)和内部连接口(223)之间的空间(225)流入到所述第一直供水循环通道(1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水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合器(210)的外部连接口(213)和供暖水通孔(101a)将第一连接构件(231)作为媒介来连接;
所述第一接合器(210)的内部连接口(214)和供暖水通孔(102b、103b)将端部向所述第一连接构件(231)的外侧更突出而在其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231)之间形成供暖水流动的空间(231a)的第二连接构件(232)作为媒介来连接;
所述第二接合器(220)的外部连接口(224)和直供水通孔(101c、102c)将第三连接构件(241)作为媒介来连接;
所述第二接合器(220)的内部连接口(223)和所述直供水通孔(111c、112c)将端部向第三连接构件(241)的外侧更突出而在其与所述第三连接构件(241)之间形成直供水流动的空间(241a)的第四连接构件(242)作为媒介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水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231)的上端部焊接结合于所述隔板(101)的供暖水通孔(101c)的周围,所述第二连接构件(232)的上端部分别焊接结合于所述隔板(102、103)的供暖水通孔(102b、103b)的周围;
所述第三连接构件(241)的上端部焊接结合于所述隔板(101、102)的直供水通孔(101c、102c)的周围,所述第四连接构件(242)的上端部分别焊接结合于所述隔板(111、112)的直供水通孔(111c、112c)的周围;
所述第一接合器(210)的外部连接部(213)的上端和所述第一接合器(210)的内部连接口(214)的上端以通过密封圈维持气密的状态分别插入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231)的下端内侧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232)的下端内侧;
所述第二接合器(220)的外部连接口(224)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接合器(220)的内部连接口(223)的上端以通过密封圈维持气密的状态分别插入于所述第三连接构件(241)的下端内侧和所述第四连接构件(242)的下端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未经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652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