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进装置舱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56155.6 | 申请日: | 2012-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0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P·比尔泰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空间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B64G1/00 | 分类号: | B64G1/00;B64G1/64;B64G1/40;B64G1/24;B64G1/42;B64G1/44;B64G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推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进装置舱,其旨在在空间运载火箭中至少临时地被运送,所述推进装置舱包括适配器,该适配器与至少临时装载的至少一个系统协作,所述系统包括电源。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空间运载火箭2已知用于至少临时地运送至少一种设备舱16,设备6或7和推进装置230固定在该设备舱16上。
所述设备舱16包括适配器3、4,该适配器3、4与至少临时地装载在舱16上的至少系统6协作。所装载的系统6通常形成人造卫星。
为了将系统6送到太空中并且将其放入轨道上,运载火箭2常规包括若干级,即:
-升空级21,其包括用已知的固体燃料推进的助推器210;
-下部低温燃料级22,其包括用已知的液体燃料推进的发动机220;
-上部低温燃料级23,其包括用已知的液体燃料推进的发动机230;以及
-发射级24,系统6位于由整流罩13保护的该发射级24内部。
从图2中能够看到,级21和22被首先点火(E1),用于运载火箭2的升空,之后当运载火箭2离开地球大气层时仅保持级22(E2)(级21则从级22分离)。然后由于整流罩13比较重(通常为1.7吨)并在之后没有用处(在高度大约为69km处不再有大气),整流罩23与运载火箭2分离(E3),然后在与级22分离的步骤(E4)之后所述级23接管推进(E5)。一旦级23的发动机230被中断(E6),系统6随后与设备舱16分离,并且被放入轨道上。
然而,前述已知的技术具有不足。
级23的发动机230为液体推进的发动机,其使用的灵活性很小(任何操作性的中断都是确定好的)。由于发动机230使用化学燃料,则由运载火箭2(以及特别是由设备舱16)运送的运载火箭2(即,旨在完成确定任务的设备,特别是系统6和7)的有效载荷受到限制,并且仅能够被射入到单一轨道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能够克服至少一个上述缺点。
为此目的,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其旨在在空间运载火箭中被至少临时地运送的推进装置舱,所述推进装置舱包括适配器,该适配器与至少临时装载于所述舱上的至少一个系统协作,所述系统包括电源。
本发明的推进装置舱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电动空间推进发动机,其适配成由所述系统的电源提供动力。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有利地由下述特征单独或以任何可能的技术结合来完成:
-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承载结构,用以接收装载在内部空间中的第一系统;
-所述承载结构包括一个端部,该端部与装载的第二系统协作;
-第一系统和/或第二系统形成人造卫星;
-所述承载结构具有开口,该开口适配成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展开,从而为经由该开口形成人造卫星的第一系统提供动力;
-所述适配器适配成用于与装载的第三系统协作,所述第三系统形成额外的液体或固体空间推进系统。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旨在在空间运载火箭中被至少临时地运送的推进装置舱和第一系统,所述推进装置舱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承载结构,至少一个适配成由电源提供动力的电动空间推进发动机;所述第一系统形成人造卫星,该第一系统至少临时装载于所述承载结构的内部空间中,并具有适配成对所述舱的电动发动机提供动力的电源。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有利地由下述特征单独或以任何可能的技术结合来完成:
-电源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而承载结构具有适配成用于太阳能电池板展开的开口;
-电源包括核动力发电机;
-所述舱包括形成额外的液体或固体空间推进系统的装载的系统。
本发明具有很多优点。
与在本申请背景技术部分中介绍的已知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额外的推进装置舱。
本发明因此能够提供具有使用灵活性的推进,这是因为其使用了至少一个电动空间推进发动机,具有较低推力但却具有非常良好的性能。
本发明允许资源在运载火箭内互相使用,这是由于其允许所装载的位于所述舱上的系统的电源用于对前述的所述舱的电动发动机提供动力:所述舱上的重量的增加因此能够转化为有效载荷的增加。
本发明因此能够增加运载火箭的有效载荷,并且特别地能够增加在所述舱上装载的系统的的重量,特别是人造卫星的重量。
附图说明
通过仅用于描述性并且非限制性的下文描述,并与所附附图结合进行解读,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清楚,在这些幅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空间研究中心,未经国家空间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61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