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油分离器组件、部件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5827.1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7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M·克里斯特菲克;R·A·伍德;B·M·斯密斯特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纳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王维绮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分离器 组件 部件 方法 | ||
本申请是2012年10月19日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并且要求申请日为2011年10月20日的美国临时申请Serialno.61/549,471和申请日为2011年12月15日的美国临时申请Serialno.61/576,080的优先权,上述文献的公开内容在此以其全文形式被援引加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从气流(例如空气流)中分离作为气溶胶夹带的疏水性流体(例如,油)的结构、系统、部件、特征和方法。此外,所述结构还用于从气流中过滤其它杂质,例如碳材料。所述结构通常用于过滤发动机系统的曲轴箱通风气体。还提供了进行分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某些气流,例如发动机窜气气体(发动机曲轴箱的曲轴箱通风过滤器气体)中携带大量为气溶胶的夹带油(液体)。通常,气溶胶内油(液体)滴的大小在0.1-5.0微米。
另外,所述气流还携带大量的细颗粒杂质,例如碳杂质。所述杂质通常的平均粒子大小在约0.01-3.0微米的范围内。
在一些系统中,希望将所述气体排到大气中。一般,优选在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之前,清除气体中相当部分的气溶胶和/或有机颗粒杂质。
在其它情况,希望将空气流或气体流引入设备。当属于这种情况时,仍希望在循环期间从所述流中分离雾化液体和/或颗粒,以便提供下述益处,例如:对下游设备的减小的负面影响;提高的效率;收回否则失去的油;和/或解决环境问题。
总体上寻求构造用于多种发动机设备系统的曲轴箱通风过滤系统(即,窜气或曲轴箱通风过滤器气体过滤系统)的改进。
本文提供了所述结构的改进的特征,以便于安装、使用、组装和/或操作。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曲轴箱通风过滤器组件、特征、部件、以及组装和使用的方法,以改进现有技术。本文所述的一些特征和方法用于方便的组装;一些用于有效的空间利用;和/或,一些用于优选的操作。
没有特别要求曲轴箱通风过滤器组件、部件、特征、使用方法或组装方法包括本文所述的所有特征和技术,以便获得一些优点。一般,选定使用一些特征和/或方法而不使用其它特征和/或方法仍可以获得具有优势的系统。
在本文所表征的示例系统中,滤芯被设置成提供有优势的组件,并用于相对于可用于安装的垂直空间有效利用设置在其内的介质包。
附图说明
图1是曲轴箱通风系统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包括气缸和过滤系统。
图2是图1所示系统的顶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系统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尤其示出过滤系统。
图4是用于图1所示系统的过滤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在图4的“细节D”示出的图4的过滤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图4所示的过滤器组件的透视剖视图。
图7是用于图4所示的过滤组件的外壳的顶视透视图。
图8是图7所示外壳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用于图4和6的过滤器组件的过滤器滤芯的底部透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过滤器滤芯的顶视图。
图11是图10的过滤器滤芯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剖面沿图10的线11-11剖开。
图12是图9的过滤器滤芯的剖视图,剖面沿图10的线12-12剖开。
图13是图12的过滤器滤芯的底部透视图。
图14是图9,10,12和13的过滤器滤芯的分解透视图。
图15是用于图9,10,12,13和14的过滤器滤芯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6是图1和2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透视剖视图。
图17是图16的系统的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图,所述部分在图16的“细节V”示出。
图18是图1和2的曲轴箱通风系统的侧视图,示出气缸盖罩和过滤组件。
图19和20是图18的曲轴箱通风系统的侧视图,并示出了从气缸盖罩取下过滤组件以供维修的步骤。
图21是图1的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剖视透视图。
图22是图21的系统的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剖视图,所述部分在图21的“细节X”示出。
图23是图1的“细节Z”处所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24是过滤组件安装在气缸盖罩上的剖视图,剖面沿图2的线24-24剖开。
图25是图1的曲轴箱通风系统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A一般问题和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纳森公司,未经唐纳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58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