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材料用树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5373.8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7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大本真德;池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57/00 | 分类号: | C08L57/00;H01L23/29;H01L23/31;C08K3/22;C08K5/09;C08K5/54;G02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材料 树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材料用树脂组合物,更详细来说,涉及通过固化得到的树脂的折射率和阿贝数大、能够抑制黄变的低粘度的光学材料用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树脂制的透镜,在照相机、OA设备、眼镜等中被广泛利用。这样的树脂制透镜要求具有高的折射率。为了提高树脂的折射率,例如,专利文献1中,研究了通过有机酸进行表面处理的氧化锆等金属氧化物微粒大量在树脂中分散得到的分散液。此外,专利文献2中研究了通过有机硅化合物处理金属氧化物微粒而在树脂中大量分散得到的分散液。
但是,这样的氧化锆颗粒在树脂中分散,容易产生经时树脂黄变的问题。该树脂的黄变的问题,如对比文献2,通过添加有机硅化合物能够解决。但是,光学材料用树脂组合物,为了提高折射率,需要配合大量的氧化锆颗粒。而大量配合氧化锆,分散液本身的粘度大幅度上升,根据情况会产生不能够搅拌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911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206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具有的问题点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光学材料用树脂组合物,即使氧化锆颗粒和有机硅化合物的配合量多,也为低粘度,可抑制得到的固化树脂的经时黄变,能够形成透明性和耐热性优异的具有高的折射率的树脂。
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用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平均粒径1~30nm的氧化锆颗粒、包含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分散剂、有机硅化合物和具有聚合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
其中,式(1)的R为具有支链且碳原子数3到24的烷基和/或烯基,AO为碳原子数1到4的氧亚烷基,n为表示环氧烷的平均加成摩尔数的3~30的范围的数值,X为包含碳原子、氢原子和/或氧原子的连接基。
在此,上述分散剂中上述式(1)的X优选为碳原子数1到15的亚烷基。
此外,上述分散剂中上述式(1)的X优选为下述式(2)表示的连接基。
其中,式(2)的Y为选自碳原子数为1到15的亚烷基、亚乙烯基、亚苯基和含有羧基的亚苯基中的任一个。
本发明中,上述光学材料用树脂组合物为100重量%的情况下的上述氧化锆颗粒的配合量,优选为0.5~80重量%。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用树脂组合物,不管氧化锆颗粒和有机硅化合物的配合量是否多,都为低粘度,得到的固化树脂的经时黄变能够得到抑制,能够形成透明性和耐热性优异、雾度值低且高折射率的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1.氧化锆颗粒
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用树脂组合物中分散质颗粒的氧化锆颗粒,平均粒径为1~30nm。该氧化锆颗粒中,通过添加其他金属氧化物,可以局部稳定化。此外可以为结晶状,也可以为无定形状。此外,本发明的分散剂分散的上述分散质颗粒,可以为各向同性颗粒,也可以为各向异性颗粒,还可以为纤维状。
本发明的成为被分散质的氧化锆颗粒,能够使用公知的方法得到。作为微粒的制备方法,有机械碾碎粗大颗粒然后微细化的topdown方式;产生若干单位颗粒,经由其凝聚的簇状态形成颗粒的bottomup方式这两种方式,适宜使用任一个方法制备。此外,这些可以为湿式法、干式法中的任一个方法。此外,Bottomup方式中,可以为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的任一个方法。本发明的分散剂,可以在机械碾碎粗大颗粒、微细化的topdown方式的工序中使用,也可以在产生若干单位颗粒,经由其凝聚的簇状态形成颗粒的bottomup方式的工序中使用,或者使用先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微粒后为了从介质中稳定取出该分散质颗粒而用称为表面修饰剂或表面保护剂的公知的保护剂覆盖或者含浸后取出的颗粒。作为保护剂,能够以上述公知的分散剂代用。
为了更具体说明Bottomup方式,以上述氧化锆颗粒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为例。Bottomup方式内,作为物理方法的代表例,有在不活泼气体中蒸发整个金属(バルク金属),通过与气体的冲突使其冷却凝结而产生纳米颗粒的气体中蒸发法。此外,化学方法中,有 在液相中保护剂的存在下,还原金属离子,在纳米尺寸使得生成的0价金属稳定化的液相还原法、金属络合物的热分解法等。作为液相还原法,能够利用化学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光还原法或者化学还原法和光照射法组合的方法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未经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53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