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张力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54926.8 | 申请日: | 2012-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0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有贺珠子;船川义正;森安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B21B1/26;C21D9/46;C22C38/14;C22C38/6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金龙河;穆德骏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 热轧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汽车用部件等运输设备部件、结构部件等的原材的、具有优良的加工性、特别是具有优良的延伸凸缘性、且材质稳定性及材质均一性也优良的拉伸强度(TS):780MPa以上的高张力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从地球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为了削减CO2排出量,需要在维持汽车车身的强度的同时实现其轻量化,从而改善汽车的燃料效率,这在汽车业界已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在维持汽车车身的强度的同时实现其轻量化的方面,通过使作为汽车部件用原材的钢板高强度化而使钢板薄壁化的方法是有效的。因此,近年来,高张力钢板被积极地用于汽车部件,在汽车业界内,例如正在研究将拉伸强度(TS)为780MPa级以上的钢板用作行走部件用原材。
另一方面,由于以钢板作为原材的汽车部件多数通过冲压加工、冲缘加工等来成形,因此要求汽车部件用钢板稳定地显示出优良的加工性(延伸凸缘性)。此外,若对局部强度不同的钢板进行冲压成形,则回弹量与强度成比例地变化,部件发生扭歪现象。因此,为了得到具有所期望的强度和尺寸/形状精度的部件,极为重要的是使作为原材的钢板的强度和加工性在钢板的宽度方向均一。
关于在确保优良的加工性的同时实现钢板的高强度化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涉及具有880MPa以上的强度和屈服比0.80以上的高强度热轧钢板的技术,所述热轧钢板以质量计,含有C:0.08~0.20%、Si:0.001%以上且小于0.2%、Mn:超过1.0%且3.0%以下、Al:0.001~0.5%、V:超过0.1%且0.5%以下、Ti:0.05%以上且小于0.2%及Nb:0.005~0.5%,并且满足(式1)(Ti/48+Nb/93)×C/12≤4.5×10-5、(式2)0.5≤(V/51+Ti/48+Nb/93)/(C/12)≤1.5、(式3)V+Ti×2+Nb×1.4+C×2+Mn×0.1≥0.80这三个式子,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且具有含有70体积%以上的平均粒径(grain size)为5μm以下且硬度为250Hv以上的铁素体的钢组织。
此外,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涉及加工后的延伸凸缘特性及涂装后耐腐蚀性优良的高强度钢板的技术,所述钢板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成分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02%以上且0.20%以下、Si:0.3%以下、Mn:0.5%以上且2.5%以下、P:0.06%以下、S:0.01%以下、Al:0.1%以下、Ti:0.05%以上且0.25%以下、V:0.05%以上且0.25%以下,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具有如下组织:实质上为铁素体单相组织,上述铁素体单相组织中,在尺寸小于20nm的析出物中含有的Ti为200质量ppm以上且1750质量ppm以下、V为150质量ppm以上且1750质量ppm以下、固溶V为200质量ppm以上且小于1750质量ppm。
对于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而言,通过使钢板中含有的析出物微细化(尺寸小于20nm)而实现钢板的高强度化。此外,对于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而言,使钢板中含有的析出物为能够维持微细状态的析出物,使用包含Ti和V的析出物,并且将钢板中包含的固溶V量设定为所期望的范围,由此实现了加工后的延伸凸缘特性的提高。而且,根据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能够得到加工后的延伸凸缘性及涂装后耐腐蚀性优良、且拉伸强度为780MPa以上的高强度热轧钢板。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611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0521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对于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技术而言,其未对延伸凸缘性进行研究。因此,根据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技术,在想要确保780MPa以上的拉伸强度的情况下,需要使钢板组织为铁素体相和硬质相的复合组织,但若对具有这种复合组织的钢板实施冲缘加工,则从铁素体/硬质相界面产生裂缝。即,对于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技术而言,在想要确保780MPa以上的拉伸强度的情况下,存在未必能够得到充分的延伸凸缘性的问题。此外,难以对第二相(硬质相)进行控制,从而极难形成均一的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49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花卉种植用花肥制作方法
- 下一篇:节能环保型复混肥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