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风口和控制通风口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4697.X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7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罗格·贝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豹路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潘炜;董敏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口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通风口并且涉及一种控制通风口的方法。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涉及一种装置、一种控制器、一种车辆以及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尽管一些机动车辆未设置有空调(AC)功能,但是已知在机动车辆中提供采暖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
已知的机动车辆通风系统可操作成将空气流提供到车辆舱室中。可以将空气传送到前搁脚空间区域、前面部区域(到一个或者更多个前部座椅乘员)以及前风挡区域中的一个或者更多个区域。面部区域通常由一对侧通风口和一对中央通风口进行服务。侧通风口位于车辆的仪表板或仪表盘的相反(左和右)最远端处而中央通风口位于仪表板的中央区中。仪表板也可以被称为仪表板件。
通常提供一个或者更多个控制来控制流动通过与每个区域相关联的通风口的空气的相对量。另外,服务面部区域的通风口可以操作成调节空气从通风口流动到面部区域中的方向。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机动车辆中使用的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位于所述机动车辆的仪表盘中的空气传送装置、至少一个主通风口、以及控制器,该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次通风口;以及
用于使至少一个次通风口在收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运动的器件,在收回位置中,至少一个次通风口位于仪表盘的A表面的后方,而在展开位置中,至少一个次通风口被暴露以便将空气传送至车辆的区域,
控制器可操作成:
控制空调系统以在空气传送装置处于收回位置的情况下提供来自至少一个主通风口的空气流;以及
响应于来自至少一个次通风口的空气流的要求而控制至少一个通风口以呈现展开位置。
如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其中,主通风口能够在利用或不利用次通风口的情况下提供空气流。次通风口能够运动至展开位置并且在需要时提供空气流。
在描述次通风口的位置中,词语后方不是参照面向车辆的方向,而是仅参照面向A表面的方向。如此,当处于收回位置时,次通风口可以位于A表面的关于车辆的前方。至少一个次通风口可以在处于收回位置之时位于仪表盘的A表面下方。在处于收回位置之时,至少一个次通风口的表面可以基本上与仪表盘的A表面齐平地进行定位。
可以是:至少一个主通风口为固定通风口。
A表面指的是仪表盘的在正常使用中使用者可以看到的表面,即暴露于车辆的内部舱室环境的表面。例如,仪表盘的A表面可以由装饰面板提供。因此,参照仪表盘的A表面也可以认为是参照仪表盘的外表面。
可以理解,使至少一个次通风口运动的提法包括:在至少一个通风口没有旋转的情况下因平移而引起的运动、在没有平移的情况下的旋转、以及至少一个通风口既经历旋转又经历平移的运动。
有利地,展开位置为至少一个次通风口位于A表面的前方的位置。
关于前方包含在A表面上方,即仪表盘的外表面的上方而不是后面。
装置可以布置成在处于收回状态时被掩藏在仪表盘后面。
装置可以包括盖部,盖部提供仪表盘的A表面的一部分,盖部布置/设置成与至少一个通风口一起运动。
有利地,至少一个次通风口处于收回位置时,盖部至少部分地掩藏装置。
进一步有利地,至少一个次通风口处于收回位置时,盖部基本上完全地掩藏装置。
选择性地,盖部联接至装置的一部分。
有利地,盖部包括装饰面板。
替代性地,盖部与装置一体地形成。
用于使至少一个次通风口运动的器件包括枢轴布置/结构。
装置可以包括通风口架构件,通风口架构件布置成承载至少一个次通风口,架构件铰接地联接至通风口基底构件,基底构件布置成联接至机动车辆的一部分。
有利地,用于使至少一个次通风口运动的器件包括致动器,装置包括离合器器件,离合器器件布置成:不需要致动器的致动的情况下,允许次通风口响应于对装置的压力施加而从展开位置向收回位置摆动。
此特征具有下述优势:在将可能另外造成损坏的载荷放置在装置上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对装置的损坏。
进一步有利地,装置包括开关器件,开关器件可由使用者操作以使至少一个次通风口呈现收回状态。
此特征具有下述优势:使用者可以在至少一个次通风口展开之后迫使所述至少一个次通风口收回。
开关器件可通过在装置上施加向下的压力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豹路虎有限公司,未经捷豹路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46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