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3268.0 | 申请日: | 2012-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6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安富正直;镰田正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F24F13/08;F24F13/14;F24F13/15;F24F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徐丹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室内 | ||
1.一种空调室内机(10),其具有利用附壁效应将从吹出口(15)吹出的吹出空气的气流向规定的方向引导的附壁效应利用模式,所述空调室内机具备:
附壁叶片(32),其设置在所述吹出口(15)的附近,在所述附壁效应利用模式中,所述附壁叶片使所述吹出空气成为沿着自己的下表面(32a)的附壁气流;以及
控制部(40),其控制所述附壁叶片(32)的姿势,
在所述附壁叶片(32)的所述下表面(32a)形成有弯曲成凸状的弯曲面(320),
在所述附壁效应利用模式中,所述控制部(40)将所述附壁叶片(32)调整成随着从所述吹出口(15)离开而从壳体前面部离开的姿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其中,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具备涡旋件(17),所述涡旋件将经空气调和后的空气引导到所述吹出口(15),
所述涡旋件(17)的终端部的切线向下,
在所述附壁效应利用模式中,所述控制部(40)将所述附壁叶片(32)的姿势调整成所述附壁叶片(32)的前端部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其中,
在所述附壁效应利用模式中,所述控制部(40)将所述附壁叶片(32)的姿势调整成所述附壁叶片(32)的前端部朝向天花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其中,
在使所述附壁叶片(32)的前端部朝向天花板时,所述控制部(40)将所述附壁叶片(32)的姿势调整成,所述附壁叶片(32)的前端部位于比所述吹出口(15)的上壁靠上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具有通常模式,在通常模式中所述附壁叶片(32)不产生所述附壁气流,
在所述壳体前面部形成有容纳所述附壁叶片(32)的容纳部(130),
在所述通常模式中,所述附壁叶片(32)被容纳在所述容纳部(130)中,所述壳体前面部和所述附壁叶片(32)的所述弯曲面(320)弯曲成排列在一个连续的假想曲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其中,
所述附壁叶片(32)的所述弯曲面(320)由弯曲程度不同的多个弯曲面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其中,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具备对所述吹出空气的上下方向进行变更的可动的风向调整叶片(31),
所述控制部(40)在变更所述附壁气流的方向时控制所述风向调整叶片(31)和所述附壁叶片(32)的姿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其中,
在所述附壁效应利用模式中,所述控制部(40)将所述附壁叶片(32)的姿势调整成,所述附壁叶片(32)的后端部向下、前端部向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其中,
所述附壁叶片(32)的弯曲面(320)的半径为50mm以上、300m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32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阿齐沙坦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一种导线卡装机的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