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T‑B系合金粉末、各向异性粘结磁体用复合物和各向异性粘结磁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3000.7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7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奥田修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1/057 | 分类号: | H01F1/057;B22F1/00;B22F3/00;C22C38/00;H01F1/06;H01F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杨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粉末 各向异性 粘结 磁体 复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T-B系合金粉末、以及含有该R-T-B系合金粉末的各向异性粘结磁体用复合物(compound)和各向异性粘结磁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汽车或者各种电子设备,日益要求节能,其上搭载的电机也有必要更加小型化、高效化。因此,开发更小型且更强磁力的磁体是不可缺少的。
已知目前由含有稀土类元素的R-T-B系合金构成的稀土类磁体能够得到最强的磁力。将该合金粉末与树脂进行混炼、成型而得到的稀土类粘结磁体由于在形状自由度方面优异,因此比较容易成型为薄片形状,多用于小型电机中。到现在为止,在其用途上,主要使用各向同性的合金粉末,但最近也在进行开发使用各向异性的合金粉末得到的磁力更强的稀土类粘结磁体。
但是,目前在汽车的发动机室等高温环境下使用的电机中,几乎不使用稀土类粘结磁体。其理由之一是由于稀土类粘结磁体中所使用的合金粉末的矫顽力不够高,因此高温下的退磁大的缘故。如果在汽车的高温环境下也能够使用稀土类粘结磁体,就能够期待在节能方面发挥巨大贡献。
作为制造稀土类粘结磁体用的R-T-B系各向异性合金粉末的方法,已知有HDDR法(氢化歧化·脱氢再结合法)。HDDR法是依次施行氢化(Hydrogenation)、歧化(Decomposition)、脱氢(Desorption)、以及再结合(Recombination)的过程。由于通过使用HDDR法,能够维持原料合金原来的结晶轴的取向不变而将晶粒细微化至数百nm程度,因此能够得到具有高矫顽力的各向异性的合金粉末。
在使用HDDR法的合金粉末的制造中,尝试通过调节制造条件来改善合金粉末的磁特性。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案有在脱氢再结合的处理中,通过控制气氛来改变反应速度从而改善合金粉末的磁特性。即,公开了通过控制脱氢中的氢放出速度来控制再结合的反应速度,由此得到具有高矫顽力的合金粉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152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仅控制脱氢再结合处理中的气氛,则无法控制R-T-B系合金粉末的微结构,特别是隔开主相颗粒之间的晶界相的结构状态,无法制造具有充分高的矫顽力的R-T-B系合金粉末。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通过控制R-T-B系合金粉末的微结构,特别是隔开主相颗粒之间的晶界相的结构状态,由此提供能够制造磁特性高的永久磁体的R-T-B系合金粉末以及使用其的各向异性粘结磁体用复合物和各向异性粘结磁体。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R-T-B系合金粉末,其特征在于,是一种R-T-B系合金粉末(其中,R为一种以上的稀土类元素,T为由铁、钴中的至少一种以上构成的元素),上述R-T-B系合金粉末由主相颗粒、晶界相和添加物相构成,其中,上述主相颗粒由R2T14B构成,平均粒径为200nm以上且500nm以下,上述晶界相为比上述主相颗粒R更富集的组成,上述添加物相含有选自C、N、O、Al、Si、Ti、V、Cr、Mn、Ni、Cu、Zn、Ga、Zr、Nb、Mo、In、Sn、Hf、Ta、W以及其它不可避免元素中的至少一种以上,在上述R-T-B系合金粉末的任意截面中,以式1定义晶界相的周长之和与主相颗粒的周长之和的比率作为覆盖率,以式2定义的圆度为0.1以上且0.6以下的晶界相造成的主相颗粒的覆盖率为10%以上且40%以下。
<式1>
li:各晶界相的周长,Lj:各主相颗粒的周长,
<式2>
A:晶界相的截面的面积,L:晶界相的截面的周长。
通过上述具有本发明的结构的R-T-B系合金粉末,能够实现具有优异的磁特性,特别是具有高的矫顽力的R-T-B系合金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30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