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它的制造方法,和锂离子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1011.1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1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筑后悠佳;石川仁志;河野安孝;胁一平;石口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13;H01M4/139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新红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电极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包含:
非氟化的聚合物;
活性材料;
增稠剂;和
导电助剂,
其中,在60℃,所述非氟化的聚合物在电解液溶剂中的洗脱率等于或小于1.0质量%,且
在60℃,所述非氟化的聚合物在所述电解液溶剂中的溶胀比等于或大于10质量%且等于或小于50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
其中,所述非氟化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等于或高于-10℃且等于或低于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
其中,在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中所含的所述非氟化的聚合物是由含有所述非氟化的聚合物的胶乳粒子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
其中,所述胶乳粒子的一部分附着在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的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
其中,所述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与所述胶乳粒子的平均粒径的比率等于或大于50且等于或小于20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
其中,所述非氟化的聚合物是通过将烯键式不饱和单体混合物聚合而获得的聚合物,所述烯键式不饱和单体混合物含有:
(a)含羧基的不饱和单体,
(b)不饱和羧酸酯单体,
(c)除了所述(a)和所述(b)之外的不饱和单体,和
(d)内部交联剂,且
当所述烯键式不饱和单体混合物的总量为100质量%时,
所述(a)的使用量等于或大于0.1质量%且等于或小于10质量%,
所述(b)的使用量等于或大于20质量%且等于或小于84.8质量%,
所述(c)的使用量等于或大于15质量%且等于或小于70质量%,且
所述(d)的使用量等于或大于0.05质量%且等于或小于10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
其中,当含有所述非氟化的聚合物、所述活性材料、所述增稠剂和所述导电助剂的活性材料层的总量为100质量份时,
所述非氟化的聚合物的含量等于或大于0.5质量份且等于或小于3.0质量份,
所述活性材料的含量等于或大于93质量份且等于或小于98.9质量份,
所述增稠剂的含量等于或大于0.5质量份且等于或小于2.0质量份,且
所述导电助剂的含量等于或大于0.1质量份且等于或小于2.0质量份。
8.一种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非氟化的聚合物、所述活性材料、所述增稠剂和所述导电助剂相互混合以制造浆料的步骤;
将所述浆料的pH调节至等于或高于3.0且等于或低于7.0的范围的步骤;和
将所述浆料涂布在集电体上并且干燥所述浆料以在所述集电体上形成活性材料层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的方法,
其中,用有机酸调节所述浆料的pH。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的方法,
其中,所述有机酸是多价羧酸。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的方法,
其中,在将所述增稠剂和所述导电助剂相互混合以获得混合物之后,将所述混合物进一步与所述非氟化的聚合物和所述活性材料混合,以制造所述浆料。
12.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制造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未经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10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