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牙钻机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0601.2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3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霞;张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泽正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1/06 | 分类号: | A61C1/06;A61C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牙钻 机头 | ||
一种牙钻机头,由机头壳(1)、风轮和轴承(2)组成,机头壳(1)由机头壳盖(5)和机头壳腔体(12)构成,风轮由风轮轴(3)和风轮叶片(4)构成。所述机头壳盖(5)与对应的所述风轮轴(3)的端部之间构成防回吸装置。所述防回吸装置可以通过将所述机头壳盖(1)设置为橡胶机头壳盖(51)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在机头壳(1)和风轮之间设置橡胶件来实现。所述橡胶机头壳盖(51)和所述橡胶件能够在刚刚发生回吸时及时制动风轮,从而减少污物吸入。所述牙钻机头还包括环状LED灯,其上表面与导电薄膜(63)的接触和分离构成该LED灯的开关,从而能够简化结构,方便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科使用的主要磨削工具——牙钻,尤其指涡轮牙钻的机头。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作为牙科用的空气式切削装置的机头,在其顶端备有头部,在该头部内装有必要的切削工具的部件,包括切削工具的转子轴、支持回转轴的两个轴承、及配置在两个轴承部之间的叶轮,使从配置在机头的手柄部内的给气路供给的高压空气冲击叶轮使切削工具回转。现有的一次性牙钻的风轮轴和叶片都是整体注塑件,如专利号200520045733.3的发明专利,其风轮轴与车针是通过三瓣簧配合;申请号200910001394.1的发明专利申请,其风轮轴的车针孔设置为花键形状,通过塑料的弹力夹紧车针杆,另外该专利设置阻风原片,增大转动惯量,其它的一次性牙钻还选择车针孔与车针杆过盈配合等,这些结构,装卸车针必须借助专用工具,非常麻烦。申请号201020542727.X发明专利,虽然也是按压牙钻,具体为风轮轴内设锲形夹头,由锲形夹头夹持车针,锲形夹头的连接杆伸出风轮轴并固定挡板,连接杆外周的风轮轴端与挡板之间设置碟簧,碟簧提供夹持力。上述几种一次性牙钻都没有进入实用阶段,原因为:对于风轮轴与车针为过盈配合一次性牙钻,全国有几家生产,但是,我国模具的精度一般为0.04-0.06mm,注塑的部件精度就更差,在每分钟30万转的环境下,由于精度差产生不平衡,引起振动,产生噪音,不符合标准,就没有实际使用。上述两种按压装卸车针的牙钻,结构更复杂,旋转时不平衡更大,噪音更大。再者,目前多次使用的金属牙钻,价格直接依赖于加工精度,最大价格差达到百倍。而且,由于机头伸入口腔中,当高压空气停止供给时,叶轮随惯性继续高速旋转,就在机头内产生负压,将外部的污物吸入机头供气通路,目前出现了一些防回吸手机,但是都是在车针插入部位防止回吸,由于该部位空间非常小,所使用的部件都非常精密,相应就增加了成本。牙科手机前端设置的LED灯,目前均位于手机的颈部,这样在使用时,由于存在角度的问题,照明效果不理想。若将LED灯设置在牙科手机的正下部,由于LED灯和开关为两个分离的器件,所占机头空间太大,不易安装,而且大大增加了制造的成本和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回吸牙钻机头,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二是为了解决防回吸牙钻机头的橡胶机头盖触碰牙齿而影响转速,提供一种即便按压盖触碰牙齿也不影响转速的防回吸牙钻机头;三是解决现有牙钻机头防回吸的同时,解决风轮高速旋转时的动平衡问题;四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牙钻手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LED灯总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牙钻机头,由机头壳、风轮和轴承组成,机头壳由机头盖和机头壳腔体构成,风轮由风轮轴和风轮叶片构成。
所述机头盖与所述风轮轴对应的风轮轴端部之间构成防回吸装置。
机头壳的机头盖是橡胶机头盖,橡胶机头盖的周边固定在机头壳腔体上。
橡胶机头盖贴紧风轮的风轮轴端面。
所述风轮的风轮轴与橡胶机头盖对应的一端设置制动盘。
所述制动盘外表面与橡胶机头盖内表面形状相配合。
所述制动盘中心设置与风轮轴的风轮轴孔直通的制动盘钥匙孔,橡胶机头盖上与风轮轴的中心孔对应设置橡胶机头盖钥匙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泽正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泽正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06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