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的转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50473.1 | 申请日: | 2012-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1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 发明(设计)人: | 矢部浩二;桶谷直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的转子。
背景技术
永久磁铁嵌入式电动机的转子是在转子内部嵌入永久磁铁的形状,并通过在永久磁铁端部设置空隙来抑制自永久磁铁的漏磁通。在该结构中,由于存在于转子外周和空隙之间的薄壁部的径向宽度越小则越减少漏磁通,因此,大多以尽量减小薄壁部的径向宽度的方式来进行设计。
此外,存在如下情况:若永久磁铁存在于转子表面,则在永久磁铁内部产生的涡电流变大而损失增加,因此,永久磁铁嵌入到转子内周侧。该情况下,为了减小薄壁部的径向宽度,空隙成为从永久磁铁端部朝向转子外周方向延伸的形状。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在永久磁铁嵌入式电动机的转子中,通过使永久磁铁端部的空隙朝向转子内周方向弯曲来减少因旋转时的离心力而产生的应力集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882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永久磁铁嵌入式电动机的转子中,减小薄壁部的径向宽度的情况下,存在相对于电动机的运转中的电磁激振力以及离心力的强度变弱等的、其强度变弱的问题。
此外,在结构为将永久磁铁嵌入转子内周侧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存在于比永久磁铁靠外周侧的转子铁芯的量变大,从而离心力变大、施加于薄壁部的应力变大而强度变弱。
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永久磁铁嵌入式电动机的转子中,存在如下问题:虽然能降低因旋转时的离心力而产生的应力集中,但由于使永久磁铁的两端部的空隙朝向转子中心弯曲,从而存在于空隙和转子外周之间的薄壁部的径向宽度变大而漏磁通变大。
该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久磁铁嵌入式电动机的转子,其能够缓和在永久磁铁端部的空隙和转子外周之间的薄壁部产生的应力,提高薄壁部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机的转子的特征在于,具备:转子铁芯;永久磁铁插入孔,其在上述转子铁芯的外周部沿周向形成有多个,并且分别在插入有永久磁铁的状态下在两端部形成有向外周方向延伸的永久磁铁端部空隙;以及永久磁铁,其分别插入于上述各永久磁铁插入孔中,其中,在上述永久磁铁端部空隙和上述转子铁芯的外周之间形成有薄壁部,在上述永久磁铁端部空隙中,在外周侧的两处形成有带有弧度的一对角部,上述一对角部中任意一个的曲率半径为上述永久磁铁端部空隙的周向宽度的一半以上。
根据本发明,能够达到缓和产生于永久磁铁端部的空隙和转子外周之间的薄壁部的应力,提高薄壁部的强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中的永久磁铁嵌入式电动机的转子的横截面图。
图2是图1的磁极部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磁极部和定子齿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永久磁铁嵌入式电动机的转子的横截面图。
符号说明
1 转子
2 转子铁芯
3 永久磁铁插入孔
4 永久磁铁
5 空隙
6 缝隙
7 薄壁部
8 磁极中心
9 极间
10 定子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动机的转子。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永久磁铁嵌入式电动机的转子1的横截面图,图2是图1的磁极部的放大图。以下,参照图1和图2,对转子1的结构加以说明。
转子1具备转子铁芯2和嵌入于转子铁芯2的永久磁铁4。转子1在未图示的定子的内侧旋转自由地配置。
转子铁芯2的横截面形状大致为圆形。转子铁芯2例如能够以模具冲压薄板电磁钢板并层叠多片该电磁钢板而形成。
在转子铁芯2的外周部,沿周向例如大致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例如6个)永久磁铁插入孔3。在永久磁铁插入孔3中插入永久磁铁4。永久磁铁4例如为平板状,永久磁铁插入孔3的横截面形状也为与永久磁铁4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永久磁铁4以其N极和S极在周向上交替的方式配置,由此构成6极的转子1。
在永久磁铁插入孔3的外周侧的转子铁芯2上,多个缝隙6在周向上以规定间隔形成。在每个磁极,缝隙6相对于磁极中心8例如左右对称地各形成有三个。此外,磁极中心8表示永久磁铁4的磁极的周向中心,或表示永久磁铁插入孔3的周向中心。极间9表示相邻的永久磁铁4的磁极之间,或表示相邻的永久磁铁插入孔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04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确定操作电气设备的电量的相位和频率
- 下一篇:开关电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