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辆的通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49637.9 | 申请日: | 2012-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8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弗兰克·豪奔斯席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3/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慧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通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至车辆通讯的机动车辆的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用于车辆至车辆通讯的系统,该系统称为C2C系统或C2X系统。在此这种通讯通常通过在Ad-hoc-网络中的短距离无线电连接来实现。通过这个系统可能的是,将信息从车辆传递到多个邻近的车辆。这个信息可以例如是危险信号,其中通过在第一车辆中的传感器监测危险并且产生和发射相应的危险信号。因此可以例如把路面光滑或交通堵塞通知给车辆。此外由WO2008/049868A1已知了一种用于有针对性地构建与一个或多个车辆的通讯连接。在此借助在相应的车辆中的无线数据通讯单元来建立这种联系。这种连接的建立在输入待呼叫的车辆的注册牌照之后来实现。
此外已知了用于车辆的不同的信息系统和辅助系统。
在所谓的Head-Up(平视)系统借助投影装置为驾驶员把重要的信息投影到车辆的挡风玻璃上。在此例如涉及速度或导航提示。
此外已知了一种所谓的夜视系统,在该夜视系统中借助红外线摄像机或借助雷达监控处于车辆前方的道路走向,其中可以识别人或动物并且借助Head-Up-Display(平视显示)可以将相应的报警投影到挡风玻璃上。
此外已知了一种视向检测系统,在该视向检测系统中借助摄像机检测人的眼睛移动并且确定视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动车辆的通讯系统,以简单的方式能够与处于车辆之外的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通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建立车辆至对象的通讯的方法,在该方法中能够简单地选择对象。
该目的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通讯系统以及方法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通讯系统具有在机动车辆中布置的并且朝向驾驶员取向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对应于用于从由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中确定监测到的驾驶员的视向的第一分析模块。此外通讯系统具有用于确定监测到的视向和机动车辆的挡风玻璃的交点的装置。
在车辆中的驾驶员的位置原则上已经通过相应的座位来预定并且可以仅仅在有限的范围内通过调整座位来改变。必要时可以基于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的图像还更加准确地确定驾驶员的位置。这尤其涉及眼睛的位置。
此外基于车辆的确定的几何形状已知了挡风玻璃的位置和走向。利用这些已知的数据可以通过相应的、通常设计为计算机程序的装置利用驾驶员的视向来确定监测到的视向和机动车辆的挡风玻璃的交点。
此外通讯系统具有投影装置,利用该投影装置可以将标记投影到挡风玻璃上。投影装置与用于确定交点的装置连接在一起。此时标记这样在挡风玻璃上定位,即该标记包括在监测到的驾驶员的视向和挡风玻璃之间的计算的交点。如果因此驾驶员通过挡风玻璃例如看到另一个车辆,则通过所述的措施将从驾驶员的视线中准确地标出了这个车辆的标记投影到挡风玻璃上。换句话说,驾驶员可以独自通过他的视向选择确定的对象,其中所选择的投影通过从驾驶员的视线中投影到挡风玻璃上的标记来标出。因此可以在选择相应的对象时达到高的准确性。
此外通讯系统具有能由驾驶员操作的确认装置,利用该确认装置驾驶员可以进行操作,即标出的对象是期望的接收器或通讯伙伴。通过通讯设备此时可以在存在确认装置的确认信号时,发射信号到利用监测到的驾驶员的视向中的标记标出的接收器。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通讯系统提供一种对通讯伙伴简单的和可靠的选择。
此外通讯系统可以包括在机动车辆中布置的、朝向机动车辆之前的道路走向取向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和用于在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的图像中确定对象的第二分析模块以及用于使这个对象确定为标出的接收器的装置,该对象处于机动车辆之外的驾驶员的视向上。由此可以准确地确定标出的接收器的位置,并且必要时可以从图像中提取标出的接收器的数据。
通讯设备可以是电磁的短距离无线电通讯设备。这具有的优点是,可以使用已知的车辆至车辆的通讯设备。
此外通讯系统可以具有用于对标出的接收器的接收地址进行测定的装置。这具有的优点是,标出的接收器的接收地址对于机动车辆的驾驶员不必是已知的并且也不必由该驾驶员手动地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96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