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开闭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9291.2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2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岩野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5/10 | 分类号: | B60J5/10;B60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苏萌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开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开闭体结构。
背景技术
在作为车辆用开闭体的一个示例的后尾门处,通过使门下端部被锁止来保持门闭合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90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该结构中,在构成门内板的门内面板的刚性较低的情况下,当门内面板的加强不充分时,存在不能够较好地确保后尾门的装配性能的情况。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使车辆用开闭体的装配性能提高的车辆用开闭体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开闭体结构具有:门内面板,其构成能够对车身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开闭体的内板;门铰链,其被设置于所述开闭体中的成为向车身安装的安装侧的基端部上,并且对所述开闭体与所述车身进行连结;门锁机构,其被设置于所述开闭体中的,向所述车身安装的安装侧的相反侧的自由端部上,且使所述开闭体卡止于所述车身上;第一加强体,其被设置于所述开闭体的自由端部侧,且对所述门内面板中的所述门锁机构的安装部进行加强;第二加强体,其被设置于所述开闭体中与从所述基端部侧朝向所述自由端部侧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端部侧,且对所述门内面板的所述两端部侧进行加强;缆索,其一端部被固定在所述第一加强体上,并且另一端部被固定在所述第二加强体上,且被拉成直线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开闭体结构,通过被设置于开闭体的自由端部侧的第一加强体,而使门内面板中的门锁机构的安装部被加强,且通过被设置于在开闭体中与从基端部侧朝向自由端部侧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端部侧的第二加强体,而使门内面板的所述两端部侧被加强。在此,由于一端部被固定在第一加强体上的缆索的另一端部被固定在第二加强体上,且被拉成直线状,因此在门内面板中第一加强体的固定部位与第二加强体的固定部位间的相对位置可通过缆索来维持。因此,在将开闭体闭合且通过门锁机构而将之锁止于车身上时,可抑制门内面板的自由端部的位置偏移。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为,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开闭体结构中,所述开闭体被设为后尾门,所述后尾门能够对车辆后部的后尾门开口部进行开闭,且左右上端部通过所述门铰链而被安装在车身上部上,并且下端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间部通过所述门锁机构而被卡止于车身下部上,而且在闭合状态下上下方向中间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通过阻尼器而向车厢外侧被施力,所述第一加强体被设为锁加强件,所述锁加强件被固定在所述门内面板的下端部上,所述第二加强体被设为左右一对铰链加强件,所述左右一对铰链加强件被固定在所述门内面板的外周部上的从左右上端部至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的下部的部位上,且对所述门内面板的左右上端部上的所述门铰链的安装部进行加强,所述缆索的另一端部被固定在所述铰链加强件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开闭体结构,作为开闭体的后尾门的左右上端部通过门铰链而被安装在车身上部上,并且下端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间部通过门锁机构而被卡止于车身下部上,而且在闭合状态下上下方向中间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通过阻尼器而向车厢外侧被施力。因此,在后尾门的闭合状态下,在构成后尾门的内板的门内面板上,作用有在车辆侧面观察时欲使之弯曲变形成横V字状的力。
在此,由于作为第二加强体的左右一对铰链加强件被固定在,门内面板的外周部上的从左右上端部至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的下部的部位上,且对门内面板的左右上端部中的门铰链的安装部以及门内面板的左右两侧部进行了加强,因此可使在门内面板的车辆侧面观察时的横V字状的弯曲改变被抑制。此外,作为第一加强体的锁加强件被固定在门内面板的下端部上且对该下端部进行加强,而且一端部被固定在该锁加强件上的缆索,其另一端部被固定在铰链加强件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且被拉成直线状。因此,在门内面板中锁加强件的固定部位与左右一对铰链加强件的固定部位的相对位置可通过缆索来维持。因此,在将后尾门闭合且通过门锁机构而将之锁止于车身下部上时,可抑制门内面板的下端部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偏移。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为,在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开闭体结构中,所述门内面板中,在所述后尾门的正面观察时于所述缆索的直线部的大致延长线上设定有所述阻尼器的安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92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