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船舶的LNG存储箱的内槽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8406.6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4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慎相范;李东柱;金大舜;金和洙;金大暎;金度贤;李明燮;秦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株)大雄CT |
主分类号: | F17C13/08 | 分类号: | F17C13/08;B65D9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地址: | 韩国蔚山广域市东区***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船舶 lng 存储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船舶的LNG存储箱的内槽支撑结构,更为详细地涉及一种用于船舶的LNG储罐的内槽支撑结构,其可自如地实现向长度方向以及圆周方向上的伸缩。
背景技术
通常,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是指:为了运输和存储上的便利,将从地下抽上来的烃类天然气压缩、冷却、液化至零下162度,从而使体积缩小至1/600的极低温的液体。
所述液化天然气相对其价格,热性能优良,因此正成为替代石油能源的热门能源,并且作为清洁能源,LNG的需要也在增加。
用于所述LNG货物的装运以及燃油的存储的存储箱的设计及干燥,通过适用国际气体运输船规则(International Gas Carrier Code,IGC Code),主要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而被规定。
IGC Code允许大范围的货物围护系统(cargo containment system)。
圆筒形存储箱系统是为了存储具有大约未满22,000容量的液化天然气货物以及燃油,而被最广泛地采纳的收容系统中的一个。
以下,参照所附的图1和图2,对圆筒形LNG存储箱进行简略说明。
圆筒形LNG存储箱包括:外槽1,其构成外部;内槽2,其存储LNG。
此时,内槽2置于外槽1的内部,并通过滑动支撑台3和固定用支撑台4固定于外槽1的底部。
所述滑动支撑台3和固定用支撑台4在外槽2和内槽1之间形成的空间中,设置于空间下部,并支撑内槽1的底面。
此时,支撑台3、4设置于内槽1的底面的两侧,以便均衡地支撑内槽1。
所述内槽2通过螺钉5等的固定装置固定在支撑台3、4上。
此时,在所述滑动支撑台3上向内槽1的长度方向形成有滑动槽3a,在固定支撑台4上形成有圆形槽4a。
此时,螺钉5设置于支撑台3、4的槽3a、4a上。
如此的构成,在内槽1的内部存储有极低温的LNG时,内槽1会因为温度变化而收缩,因此所述的构成是为了抑制内槽1的收缩带来的应力。
换句话说,内槽1在向长度方向收缩,或者在LNG全部排出后进行膨胀的过程中,为了不使支撑台3,4上集中过多的应力,从而补偿内槽1的收缩或者膨胀所产生的内槽1的流动距离。
如上所述,在滑动支撑台3上向内槽2的长度方向形成滑动槽3a,并且设置螺钉5,所述螺钉用于将内槽2固定于所述滑动槽3a中,从而在内槽2进行收缩或者膨胀,也可根据滑动槽3a实现内槽2的流动。
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的LNG存储箱的支撑结构产生如下的问题。
一旦极低温的LNG存储于内槽2或者从内槽2中排出LNG,则内槽2根据温度变化进行收缩或者膨胀。
在此过程中,由于固定有内槽2的支撑台3上集中应力,因此可产生支撑台3的固定部位会破损的问题。
当然,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如前所述,虽然在滑动支撑台3上向长度方向形成有滑动槽3a,以便确保对于内槽2的长度方向上的收缩或者膨胀所产生的内槽2的流动距离,但这只能使内槽2向长度方向流动,因此在产生圆周方向上的收缩时存在无法控制对其的应力的问题。
换句话说,由于内槽2的两侧固定于外槽1,从而所述内槽2在圆周方向上的收缩以及膨胀无法实现,因此在分散滑动支撑台3和固定支撑台4上集中的应力上存在界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的LNG存储箱的内槽支撑结构,其中,只将内槽的底面中央部位固定于外槽并使其在长度方向上流动,从而不仅能够实现长度方向上的伸缩,也可实现圆周方向上的伸缩。
本发明为了实现所述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的LNG存储箱的内槽支撑结构,所述LNG存储箱的内槽支撑结构对包括有圆筒形的外槽和内槽的LNG存储箱的内槽进行支撑,其中,所述用于船舶的LNG存储箱的内槽支撑结构包括:滑动主支撑装置,其设置于外槽的底部一侧,从而固定内槽的底面中央部位,并沿着内槽的长度方向形成有长孔的滑动槽;固定主支撑装置,其设置于外槽的底部另一侧,从而固定内槽的底面中央部位,并形成有圆形槽;辅助支撑装置,其设置于外槽的底部,从而支撑内槽的底面。并且所述内槽的底面不固定于辅助支撑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株)大雄CT,未经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株)大雄CT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84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