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波抑制光发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48152.8 | 申请日: | 2012-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2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坂井猛;牟礼胜仁;市川润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035 | 分类号: | G02F1/035;H04B10/516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权太白;谢丽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载波 抑制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调制载波光而发生边带光时抑制载波光的技术。
本申请基于2011年9月30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1-217794号来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光中承载信号并利用光纤传播的光通信系统中,利用了对从光源射出的激光进行强度调制并生成光信号的光强度调制器。光强度调制器在例如铌酸锂(LiNbO3,以下简称为LN)等电光学结晶的基板上形成有马赫-曾德尔型的光波导和调制电极及偏压电极等。
马赫-曾德尔型的光波导具有由以下部分构成的波导构成:使所输入的光分支的分支部;传播所分支的光的两个臂部;和使在臂部传播的光再度合流的合波部。在该合波部中,当合流的两束光为相同相位时成为光波彼此加强并输出的导通状态,为相反相位时成为光波彼此抵消而无输出光的关断状态。导通状态的输出光强度和关断状态的输出光强度之比被称为消光比,是表示光强度调制器的性能的重要指标。并且,一般来说,消光比越高、即导通状态和关断状态的输出光强度之差越大,调制深度越深,越能够进行高质量的光传播。
在此,最理想的是关断状态下的输出为零,此时消光比无限大。为了形成该状况,需要使合流的两束光的强度准确一致。但是,通常会因光波导的制造误差等,导致分支部的分支的比例不相等或两个臂部中的传播损失不同,从而合流的两束光的强度不对称。此时,即使相位为相反相位,两束光也不能完全抵消,从而导致消光比劣化。
作为使合波部的两束光的光强度对称以提高消光比的方法,例如考虑了如下的方法:对分支功率大的臂部照射准分子激光,使波导产生缺陷以增加损失,从而使其强度与在另一个臂部通过的光平衡。但在该方法中,缺陷引起的损失具有波长依赖性,消光比也依赖于波长,从而存在问题。
在主马赫-曾德尔光波导的两个臂部分别设有副马赫-曾德尔光波导的所谓嵌套型调制器(SSB调制器)中开发有如下的光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频移键控)调制器:在各副马赫-曾德尔光波导进行RF调制而在频率的上下发生边带光(上侧及下侧边带),在主马赫-曾德尔光波导与数据信号对应地选择相位,从而在上侧和下侧切换边带光并作为进行了频率调制的信号光输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近年来还提出了如下的光强度调制器:将副马赫-曾德尔光波导用作光量调整部,并使上述光FSK调制器作为上述光强度调制器工作,从而实现了高消光比(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5-1348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7-286547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日隈他、光FSK变調器を応用した高消光比変調器の波長特性(应用了光FSK调制器的高消光比调制器的波长特性)、《2005年電子情報通信学会ソサイエティ大会予稿集》、2005年9月、C-3-2
非专利文献2:IEC Publicly Available SpecificationMeasurement method of a half-wavelength voltage for Mach-Zehnder optical modulato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broadcasting systems,IEC/PAS62593Edition1.02008-1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非专利文献1所示的光强度调制器中,进行副马赫-曾德尔光波导的光量调整时,简单地对该光强度调制器的输出光强度进行监控。此时,若同时进行对主马赫-曾德尔光波导的调制,则无法进行基于监控的光强度的光量调整。因此,光量调整需要在不进行调制的状态下(即在光强度调制器实际运转之前事先)进行,例如对应于环境变化等,因此存在无法实时地实现并维持高消光比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81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增强噪声控制滤波的迭代重建
- 下一篇:一种离体培养滨梅茎段扩繁小苗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