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装置及装配有该透镜装置的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8017.3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7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金山茂弘;田中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7/08 | 分类号: | G02B7/08;G02B7/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影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装置 装配 摄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于摄像机、电视摄像机等的透镜装置。特别是涉及具备通过手动操作光圈装置来调整入射光量的操作用具和通过手动来调整透过光量可变滤光器的透过光量的操作用具这两者的透镜装置及装配有该透镜装置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调整入射光量的装置,一般使用光圈(可变光阑)装置。例如,图17所示的光圈装置100为这样的结构:在圆周上配置作为虹膜发挥功能的多张(在图示的例子中为6张)光圈叶片101,使各个叶片101的驱动点102以支点103为中心向箭头104方向移动,从而缩窄使入射光透过的中心孔105的开口面积(开口量)。
在该光圈装置100中,当减小入射光量时,中心孔105变窄。但是,在最小光圈位置处拍摄明亮的屋外的影像时,由于衍射现象的影响,分辨率降低而产生模糊,即产生所谓的小光圈模糊,从而导致摄像图像质量变差。
因此,作为调整入射光量的装置,例如提出有下述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ND滤光器。该ND滤光器由使减光材料的浓度沿圆周连续地变化的圆板状滤光器构成。而且,通过调整该圆板状滤光器的旋转位置,来控制滤光器的透过光量。
另外,还提出有专利文献2记载的光量调整装置。该光量调整装置通过在置于光路上的圆板状的电介质弹性体的两面粘贴电极并调整施加于电极之间的电压来控制圆板的膜厚,从而实现透过光量可变的ND滤光器。
通过将专利文献1及2中例示的透过光量可变滤光器例如置换为例如图17所示的光圈装置,在拍摄明亮的屋外的影像时也能避免产生小光圈模糊。但是,在透过光量可变滤光器中,不能进行作为光圈装置的优点的、通过调整光圈直径来调整景深从而对背景进行晕色的摄影。
即,光圈装置和透过光量可变滤光器均能调整入射光量,但除此以外的功能各有利弊。
因此,如下述的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记载的那样,还提出有并用光圈装置和透过光量可变滤光器(可变ND滤光器)这两者的摄像装置。在这样的摄像装置中,无论在什么样的拍摄条件下都能获得正确的曝光,也能避免小光圈模糊,也能调整景深。但是,由于搭载两个光量调整机构,因此,成本升高,还没有到达应用于实机的程度。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439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2650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18692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5-2923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透过光量可变滤光器的制造成本的降低化、性能提高得到发展,能将光圈装置和透过光量可变滤光器这两者搭载于摄像装置的实机。
然而,在装配于摄像装置的透镜装置中具有多个变焦透镜的倍率调整环、聚焦位置调整环等摄影者一边观察取景器装置一边仅通过手的感触来操作的调整用具(操作用具)。因此,需要考虑将光圈装置的调整用具和透过光量可变滤光器的调整用具当具体以什么样的形式搭载于实机时能够提供使用性能优异的透镜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用在调整透过光量这样的功能上共通的光圈装置及透过光量可变滤光器进行适于摄影者的意图的多样的拍摄并且使用性能优异的透镜装置及装配有该透镜装置的摄像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一种透镜装置,是内置有摄像透镜及缩小开口面积的光圈装置的摄像装置用的透镜装置,其具备:镜筒,其内置摄像透镜及光圈装置;第一操作环,其设于镜筒的所需位置外周部且安装成以镜筒的轴线为旋转轴沿外周部的周向能够转动,用于调整光圈装置的开口量;第二操作环,其与第一操作环平行且安装成以镜筒的轴线为旋转轴沿外周部的周向能够转动,用于调整透过光量可变滤光器的透过率;机构部,其将第一操作环及第二操作环的旋转相互地传递或隔断,第一操作环的使光圈装置的开口面积增加的旋转方向与第二操作环的使透过光量可变滤光器的透过率增加的旋转方向相同,机构部能够将第一操作环及第二操作环的旋转转换为同方向或反方向的旋转后进行传递。
(2)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上述(1)的透镜装置。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80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