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致变色镜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47278.3 | 申请日: | 2012-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2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久木田知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5 | 分类号: | G02F1/15;B32B27/30;G02F1/155;G02F1/161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致变色镜,特别是涉及使用包括电致变色镜所必需的各种耐环境性在内的综合保护功能优异、轻质且容易制作加工的合成树脂保护绝缘层作为保护用于该电致变色镜的电致变色元件免受使用其的外部环境的影响的保护基材的电致变色镜。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用的后视镜等中,电致变色镜已被实用化。所述电致变色镜的原理为:为了在夜间行驶时等防眩光而在镜的表面侧(可见侧)基板与背面侧(反射侧)基板之间设置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而着色/消色的发色膜及与其进行质子(H+)的供给与接受的电解质膜,通过在电压ON-OFF时对发色物质进行质子的供给或取出而使发色物质着色/消色从而使镜的反射率变化,进行来自镜面的反射像的防眩光。
在这样的以往的电致变色镜中,出于针对来自使用环境的使电致变色镜劣化的各种因素而赋予绝缘性、防水/防湿性、防腐蚀性、耐磨性等目的,除了镜的表面侧的玻璃基板以外,在与之相向的背面侧也使用了用于保护电致变色元件部分的玻璃基板。
如上的复合玻璃制的基板在针对使电致变色元件劣化的多种环境因素而综合地赋予保护作用的方面优异,但因其材质不具有可挠性,因此不易制作加工,且有因应力、冲击而产生破损的可能。另外玻璃基板的重量大,因此若在车身中以悬臂状态安装则在行驶时整体受很大的振动,必须有用于弥补镜的反射面震动而导致司机难以看清镜的缺点的结构。
因此,提出了:使用更轻质且容易加工的合成树脂材料来代替惯用的玻璃作为无需透明性的背面侧的基板,且电致变色元件被树脂覆膜层覆盖(参照专利文献1)。树脂覆膜比玻璃更轻质,能在元件的必要部分通过简单的涂布操作而形成均匀且密合性良好的保护覆膜。
但是,对于利用基于离子的供给与接受的着色反应的电致变色镜而言,尤其需要抑制在作为工作环境的大气中存在的离子的侵入。在电致变色元件中,若对电解质膜施加电压则在电解质膜内存在的微水水解,由此在电致变色层内发生阳离子(质子)的移动,在发色膜中例如发生如下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致变色膜> <消色时> <着色时>
(1)氧化发色膜IrnOx膜:Ir(OH)n+xOH-←→Ir(OH)n+x+xe-
(2)固体电解膜Ta2O5膜:Ta2O5+xH2O←→Ta2O5+xH++xOH-
(3)还原发色膜WO3膜:WO3+xH++xe-←→HxWO3
即,在上述反应中在各发色膜中进行H+离子(质子)的供给与接受,通过对电解质膜施加的电压的ON-OFF而反复进行基于氧化还原的着色/消色的反应。此处例如在大气中所含的Na+这样的阳离子侵入电致变色元件中时,发生质子的传导率降低从而阻碍反应的不良情况,变得不能获得所期望的防眩光效果。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利用交联结构使作为合成树脂材料使用的有机硅系或氨基甲酸酯系聚合物的密度增加,并且在树脂膜中含有金属氧化物或陶瓷、玻璃粉末而实现了防止离子向电致变色元件中的侵入,但其效果不一定充分。
本发明人为了防止大气中的离子向电致变色元件中的侵入,先前已经提出了使用Al2O3、Ta2O5等离子绝缘性的金属氧化物膜作为电致变色镜的上述背面侧基材(参照专利文献2)。就上述离子绝缘性的氧化物膜而言,利用Al2O3或Ta2O5等金属氧化物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大气中存在的Na+离子等侵入镜内部。另外这些金属氧化物膜可以通过采用与电致变色元件的电极膜、氧化/还原发色膜、电解质膜或反射层的形成同样的蒸镀等工序、并在同一蒸镀装置中仅改变条件而形成,因此在制造工序方面也有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8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996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制锁有限公司,未经本田制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72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