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纤维卷绕装置的筒管退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4825.2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6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谷川元洋;中村大五郎;八田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57/14 | 分类号: | B65H57/14;B29C70/16;B65H57/18;B29K105/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庞乃媛;黄剑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卷绕 装置 筒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纤维卷绕装置的筒管退绕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我们知道将带状纤维束缠绕在套筒外周面上去的单纤维卷绕装置。单纤维卷绕装置具备配置了多个缠绕了纤维束的筒管的筒子架(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单纤维卷绕装置以转动获取的方式从配置在筒子架上的各筒管退绕纤维束,将该纤维束缠绕到套筒的外周面上。
在这样的单纤维卷绕装置——尤其是多喂丝型单纤维卷绕装置中,由于有必要引导从多个筒管抽出的纤维束来同时缠绕到套筒上,因此筒子架有大型化的倾向。因此,产生从筒管退绕的纤维束的行走距离变长、同时将从筒管上退绕的纤维束的行进方向弯曲的同时进行引导的必要。因此,在带状纤维束被弯曲到与从筒管上退绕之际的退绕方向不同的方向而被引导的情况下,存在于纤维束产生扭转作用、纤维束翻过来——即纤维束倒转的担忧。
如果具体说明,如图5所示,从筒管B退绕的纤维束F在筒管B到固定导引器45之间扭转。纤维束F的扭转角随该纤维束F的横动而变动。在将从筒管B退绕位置的纤维束F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定义为a1,将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定义为a2,将钩挂在固定导引器45上的位置的纤维束F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定义为b1,将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定义为b2的情况下,从a1到b1的距离与从a2到b2的距离之差在纤维束F的横动引起的横动折返位置TL·TR附近变得最大。结果,具有纤维束F的行迹变得不稳定的情况或者该纤维束F倒转的可能性高这样的问题。结果,存在在被扭转的状态下被缠绕到套筒上的担忧,或者成为制品的质量低下、强度低下的原因。
而且,作用于纤维束F的张力随该纤维束F横动而变动。由于从筒管B到固定导引器45的区间距离随纤维束F的横动而变化,因此作用于该纤维束F的张力是变动的。结果,存在纤维束F的行迹变得不稳定的情况或者该纤维束F倒转的可能性高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34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以提供使纤维束的行迹稳定、防止该纤维束倒转的技术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第一方案为具备旋转自由地支承卷绕带状纤维束的筒管的筒管支承轴、变更从上述筒管退绕的纤维束的行进方向的固定导引器、以及配置在上述筒管与上述固定导引器之间的辅助辊的筒管退绕装置,
上述固定导引器使该固定导引器的轴心与上述筒管支承轴的轴心大致正交地配置,
上述辅助辊使该辅助辊的轴心与上述筒管支承轴的轴心大致平行地配置。
本发明第二方案在第一方案的筒管退绕装置中,上述辅助辊为与上述筒管的轴心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
本发明第三方案在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的筒管退绕装置中,上述固定导引器配置在这样的位置上:该位置偏离纤维束从筒管上退绕之际的纤维束横动宽度的中央位置。
本发明第四方案在第一至第三方案的筒管退绕装置中,上述辅助辊构成这样的外周面:该外周面随着从该辅助辊的轴心方向中央部向轴心方向端部外径逐渐变小。
本发明第五方案在第一至第四方案的筒管退绕装置中,上述辅助辊被配置在这样的位置上:该位置处该辅助辊与纤维束的接触长度为该纤维束的宽度尺寸的2倍以上。
本发明第六方案在第一至第四方案的筒管退绕装置中,上述辅助辊配置在这样的位置上:该位置处纤维束从上述筒管被引导到该辅助辊的轨道、与纤维束从该辅助辊被引导到上述固定导引器的轨道的夹角比90°小。
本发明第七方案在第一至第六方案的筒管退绕装置中,上述固定导引器配置在这样的位置上:该位置处纤维束从上述辅助辊被引导到该固定导引器的轨道、与纤维束从该固定导引器送出的轨道的夹角比90°大。
发明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效果,取得如下所述的效果。
根据第一方案,由于纤维束在筒管到辅助辊之间不扭转,在辅助辊到固定导引器之间扭转,因此纤维束与辅助辊的夹持力被维持。由此,能够使纤维束的行迹稳定,能够防止该纤维束倒转。
根据第二方案,即使在横动折返位置附近,纤维束在筒管到辅助辊之间也不扭转,在辅助辊到固定导引器之间扭转,因此纤维束与辅助辊的夹持力被维持。由此,能够使纤维束的行迹稳定,能够防止该纤维束倒转。
根据第三方案,由于能够在一个横动折返位置抑制纤维束的倒转,因此能够降低该纤维束倒转的可能性。由此,能够使纤维束的行迹稳定,能够防止该纤维束倒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48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烷基交换芳香烃化合物的方法
- 下一篇:骨架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