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应用的高流量压缩天然气喷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3802.X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7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P.齐梅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系统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1/06 | 分类号: | F02M51/06;F02M2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董均华;何逵游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应用 流量 压缩 天然气 喷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内燃发动机的燃料系统,且更具体地涉及高流量压缩天然气(CNG)喷射器。
背景技术
用于机动车应用的常规CNG喷射器在近来将不会提供客户需求的足够流量。为了实现所需流量,这种喷射器需要高升程。然而,用于较高流量的较高升程也给喷射器引入耐用性问题。常规CNG喷射器提供所需的流量的1/2- 1/3。此外,常规CNG喷射器不能具有长期干燥气体耐用性,因为存在镀铬和不锈合金的摩擦学问题,磁性部件存在用于涂层的软基底,没有足够的支承表面面积来耐受侧向力,且在喷射器打开循环期间没有足够的冲击面面积。
因而,需要提供耐用的高流量气体喷射器以提供用于未来客户需求的合适流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满足上面提到的需要。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该目的通过提供喷射器来实现,所述喷射器具有进口和出口,用于将气体燃料喷射到内燃发动机中。所述喷射器包括:中空管形式的阀主体,所述阀主体具有内部部分;位于所述内部部分中的中空非金属电枢管;由所述电枢管支承的密封盘;螺旋压缩弹簧,所述螺旋压缩弹簧具有设置在所述电枢管中的部分,所述弹簧具有与所述密封盘相关联的第一端部;座,所述座具有从中穿过的孔,从而限定出口。所述座包括环状座表面,当喷射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环状座表面与由弹簧偏压的密封盘接合,从而防止燃料离开出口。可移动铁磁电枢联接到电枢管的端部。所述电枢具有孔和外周边,弹簧的第二端部接收在所述孔中。调节管具有接收在所述孔中的端部且与弹簧的第二端部接合,以调节弹簧的压缩。中空铁磁进口管限定所述进口。调节管设置在进口管的内部中。在喷射器的关闭位置中,进口管的与进口相对的端表面从电枢的周边隔开,从而在所述端表面和所述周边之间限定间隙。电磁线圈围绕进口管的一部分设置。铁磁磁通构件与线圈相关联。壳体覆盖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当线圈被激励时,跨过间隙的磁通量将电枢与电枢管一起朝向进口拉动,使得电枢的周边与进口管的端表面接合,从而将密封盘提离座表面,同时压缩弹簧,从而允许从进口通过出口的气体流。
根据下面的详细说明和所附权利要求并参考附图(全部构成该说明书的一部分),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点和特性,以及操作方法和相关结构元件的功能,部件的组合以及制造经济性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结合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部件,其中:
图1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气体喷射器。
图2是图1的喷射器的阀组子组件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根据一个实施例示出了总体上以10表示的螺线管致动喷射器,具有进口11和出口12。喷射器10被构造和设置成将气体燃料(例如,CNG)喷射到内燃发动机中。喷射器10包括阀组子组件13和磁组子组件14。阀组子组件13执行流体操控功能,例如限定燃料流动路径且抑制通过喷射器10的燃料流。磁组子组件14执行功率功能,例如,将电信号转换为磁性驱动力,以允许通过喷射器10的燃料流。
参考图2,阀组子组件13包括中空管形式的阀主体16,具有内部部分18。阀主体16优选被深拉(drawn)且然后被机加工。电枢管20是中空的,且设置在内部部分18中。电枢管20优选为插入模制的热塑性构件,且优选由填充矿物质的聚苯撑硫(PPS)形成。电枢管20包括朝向中心轴线A延伸的环状凸缘22,环状凸缘22具有面向进口11的表面23。表面23支承高合金密封盘24,基础硬垫圈26设置在密封盘24上。密封盘24可以是合金、非磁性带钢,例如Sandvik 12R11或Arnavar?。螺旋压缩弹簧30的端部28与垫圈26接合。弹簧30具有低弹性系数。座34的下部引导构件32设置在凸缘22中限定的开口36内。座34具有从中穿过的孔35,孔35限定喷射器10的出口12。座34包括延伸通过开口36的环状座表面38,当喷射器10处于关闭位置时,环状座表面38与密封盘24接合,从而防止燃料离开孔35和因而喷射器10的出口12。图1和2示出了喷射器10处于关闭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系统公司,未经大陆汽车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38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