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酶纳米复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43354.3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1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Y.鲁;闫明;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
主分类号: | C12N11/00 | 分类号: | C12N11/00;C12N9/00;A61K3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金拟粲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复合物 | ||
1.一种多酶纳米复合物,所述多酶纳米复合物包含至少两种不同酶和锚定于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酶的至少一种的聚合网状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酶纳米复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网状物锚定于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酶的全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酶纳米复合物,其中所述两种不同酶的活性催化级联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酶纳米复合物,其中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酶彼此共价或非共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酶纳米复合物,其中共价键联在体内可降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酶纳米复合物,其中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酶不彼此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酶纳米复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网状物包含由至少一种单体单元组成的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酶纳米复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网状物包含由至少两种不同单体单元组成的聚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多酶纳米复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网状物进一步包含交联剂。
10.一种包含至少两种不同酶和可渗透外壳的多酶纳米复合物,所述外壳包含锚定于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酶的至少一种的聚合网状物。
11.一种主要由聚合网状物和至少两种不同酶组成的多酶纳米复合物,所述聚合网状物共价锚定于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酶的至少一种且提供围绕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酶的可渗透外壳。
12.一种用于产生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酶纳米复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使所述至少两种不同酶彼此连接;(b)使通过(a)产生的所连接酶丙烯酸化;以及(c)使用至少一种单体单元和任选交联剂来原位聚合通过(b)产生的丙烯酸化的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d)除去所述键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包括(i)使对每个酶具有特异性的配体缀合于单一核酸;(ii)实现缀合于所述核酸的所述配体结合所述酶;以及(iii)提供发生核酸杂交所处的条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包括使所述酶缀合于可彼此杂交的单一核酸链。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a)中的所述连接包括使用连接子。
17.一种多酶纳米复合物系统,所述系统包含:
第一酶,其在与第一底物的第一酶促反应中产生第一产物;
第二酶,其在第二酶促反应中与所述第一产物反应;以及
聚合网状物,其被配置来形成囊封所述第一酶和所述第二酶的外壳,其中:
所述聚合网状物展现足以允许所述第一底物从所述外壳的外部的外部环境扩散至所述第一酶以便产生所述第一产物的渗透性;
所述聚合网状物展现足以允许所述第一产物扩散离开所述第一酶且到达所述第二酶以便发生所述第二酶促反应的渗透性;且
所述第一酶偶合于所述第二酶;或
所述聚合网状物偶合于所述第一酶的多肽或所述第二酶的多肽。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酶纳米复合物系统,其中所述聚合网状物以当所述多酶纳米复合物安置于体内环境中时足以抑制所述第一酶或所述第二酶降解的方式囊封所述第一酶和所述第二酶。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酶纳米复合物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酶与所述第二酶是通过互补多核苷酸链偶合在一起。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酶纳米复合物系统,其中所述系统与一种或多种适合用于经口施用的制剂中的填充剂、粘合剂或缓冲剂组合。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酶纳米复合物系统,所述系统进一步包含囊封在所述聚合网状物内的第三酶。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酶纳米复合物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被配置在包括容器和使用所述多酶纳米复合物系统的说明书的试剂盒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未经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33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