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尿布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2933.6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4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信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F13/49 | 分类号: | A61F13/49;A61F1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尿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粘扣带固着在目标带上而加以安装的类型的一次性尿布。
背景技术
通过将尿布的背侧部设置的左右的粘扣带,固着于在腹侧的外表面设置的目标带上而加以安装的类型的一次性尿布,即,所谓的带固定类型的尿布中,固着粘扣带时的左右的平衡会被破坏,因此容易产生液漏现象。在此,以使左右的粘扣带的固着位置平衡为目的进行了各种提案:例如实施在目标带上固着位置的基准(定位的标识)的显示,在视觉上确认固着位置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将目标带在尿布的外表面通过热熔接加以接合,将基于热熔接的接合图案作为粘扣带的固着位置的记号。
但是,仅设计有在视觉上识别固着位置的方法,在夜间等暗的场所更换尿布的情况下、或具有视觉障碍的人更换尿布的情况下会产生不适宜的情况。
在此,与上述技术不同,在专利文献2至4中,记载了在尿布的吸收体的朝向外方一侧的面上通过压花加工设置有凹凸,或者通过在吸收体中形成薄部而设置凹凸的内容。但是,该凹凸是为了提高吸收体的舒适性和吸收性,并且从外部确认是否有排泄物和是否有扩散为目的设置的,不是粘扣带的固着位置的基准(定位的标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7-3072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0-146359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5-152241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11-1152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次性尿布,具备:位于穿戴者的肌肤相对面侧的正面片;位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背面片;和设置于两片之间的吸收体,具有:在穿戴状态下位于穿戴者的裆下的裆部;和从该裆部的前后延伸的腹侧部和背侧部,在背侧部的左右的侧部区域具有固着用的粘扣带,在腹侧部的外表面具有固着该粘扣带的目标带。上述吸收体,在与上述目标带重叠的区域中具有在该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上连续或者不连续地形成的1个或2个以上的凹部。上述凹部的存在能够通过触觉从尿布的背面片侧的外表面感知。上述凹部,其作为整体形成为相对于上述目标带的纵中心线呈线对称形状,并且相对于该目标带的横中心线呈非对称形状。
本发明提供上述一次性尿布的适宜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中,利用片包裹积纤体而制造吸收体。接着,从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侧进行基于压花加工的挤压,在该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形成上述凹部,并且在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也形成上述凹部。
附图说明
图1(a)为从正面片侧看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的一实施方式的平面图,图1(b)为将图1(a)所示的尿布的背面片部分切断,从背面片侧看该尿布的平面图。
图2(a)和(b)为表示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4(a)到(c)为表示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9(a)和(b)为表示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图1(a)和(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的一实施方式的平面图。图1(a)是从正面片侧看尿布1的状态,图1(b)是切断一部分背面片,从背面片侧看尿布1的状态。
图1(a)和(b)所示的尿布1是所谓的带固定类型的尿布。尿布1为具有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的纵长的形状的尿布,具有位于穿戴者的肌肤相对面侧的正面片10和位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背面片20。正面片10和背面片20之间配置有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30。正面片10和背面片20从吸收体30的周边向外方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2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