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在印刷机中生产的印刷制品的输送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42388.0 | 申请日: | 2012-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4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烈亚斯·胡格·霍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43/00 | 分类号: | B65H43/00;G05B19/41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启程 |
| 地址: | 德国维***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印刷机 生产 印刷 制品 输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在印刷机中生产的印刷制品的输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DE102008013257A1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的输出模块,具有叶轮,其中,该叶轮具有叶轮袋,在折页机中配有至少一个折痕的产品能够借助于运送装置被引入该叶轮袋,其中,运送装置能够利用取决于印刷机速度的速度驱动,使得引入叶轮的叶轮袋的产品在较小的印刷机速度下不会慢于在较高的印刷机速度下或者不会明显慢于在较高的印刷机速度下。
DE1224751A中公开了,如何将在快速运转的轮转印刷机中生产的报纸分布到至少两个输入装置上,其不能像报纸从轮转印刷机中被抛出的那样快速地工作,其中,在第一输送带之后的输送带减小报纸的输送速度,由此针对输送的报纸实现了与输入装置的工作速度的匹配。
DD283145A5公开了一种用于从印刷机的回转运动的叶轮中提取印刷制品的方法和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控制在印刷机中生产的印刷制品的输送的方法,其中,印刷制品从印刷机的折页机的输出端向设置在该折页机后面的、用于进一步加工印刷制品的系统的运送装置输送。
该目的按照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
能够利用本发明实现的优点特别在于,折页机以及属于折页机或设置在折页机后面的运送装置以加速的方式完全空转,由此在印刷机的出口中调节的、参与之前的生产的印刷装置滚筒的离压运行状态之后也使得所有属于一个结束的生产的印刷制品到达其用于进一步加工的系统(比如到达发送室)且不是像通常那样必须输送到废品收集箱。通过提出的方法可以在每一个印刷批次中比如采用大约40-50个产品用于销售。此外,通过以这种方式实现的废品的减小,在比如在报纸印刷中采用的印刷机每一年能够节省多吨的承印材料,这改进了该印刷机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下面,在附图中示出且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印刷机的印刷单元经过其折页机到设置在该折页机后面的、用于进一步加工由印刷机生产的印刷制品的系统的运送装置的过程链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用于说明用于控制印刷制品从印刷机的折页机的输出端向设置在该折页机后面的、进一步加工印刷制品的系统的运送装置的输送的方法的方块图;
图3示出了用于说明穿过印刷机引导的承印材料、折页机的输出端和必要时的输送带以及用于进一步加工印刷制品的系统的运送装置的输送速度的时间特征曲线的三个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在示意图中简化示出了印刷机16的折页机01,其中,该折页机01具有至少一个裁切滚筒02和比如装订及折页刀滚筒03和折页刀架滚筒(Falzklappenzylinder)04,其中,输入折页机01的、特别是被设计为材料带的承印材料06在裁切滚筒02与装订及折页刀滚筒03之间的间隙中通过以一定频率重复实施分离工艺持续地被分为大量依次的单元07,其中,这些单元07分别首先在装订及折页刀滚筒03的圆周且随后在折页刀架滚筒04的圆周上继续输送,其中,各单元07在其从装订及折页刀滚筒03向折页刀架滚筒04的传递中比如配有横向折页。但折页机01还可以被设计为其他的构造类型且比如不装订地实施。
输送到折页机01的承印材料06之前优选在印刷机16的至少一个印刷单元11中(比如在设计用于多色印刷的、具有多个印刷单元11的、轮转印刷机的印刷塔中或在由多个印刷塔组成的、轮转印刷设备的分部中)比如双面地分别利用至少一个印刷图来印刷,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印刷单元11比如具有作用到承印材料06的两面的双印刷装置,其中,这两个印刷装置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印刷装置滚筒。每一个优选针对平版印刷设计的印刷装置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有比如转印滚筒12和与该转印滚筒12配合的印版滚筒13作为印刷装置滚筒以及具有至少一个贴合或至少能够贴合在相关的印版滚筒13上的输墨装置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23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汽车衡纵横式限位结构
- 下一篇:建筑供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