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成形品在审
| 申请号: | 201280041253.2 | 申请日: | 2012-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1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五岛一也;小林和仁;土居久美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技高分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B29C45/00;C08K3/00;C08K7/14;C08L10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刘昕 |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成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成形品,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对良好外观和低翘曲性、耐热性等有要求的放热仪器机壳的注塑成形品。
背景技术
作为电磁灶(电磁感应加热炊具)等放出热的仪器(以下有时称作“放热仪器”)的机壳的材料,树脂组合物被广泛使用。作为用于此种放热仪器的树脂组合物,当然要求耐热性;对于家电产品和气体仪器等,特别是对于在室内使用的产品,要求光泽性好等良好的外观;用于顶板等时,要求低翘曲性。另外,对于上述仪器,由于反复加热、冷却,因此要求即使反复加热、冷却也具有一定的耐久性。
另一方面,已知有将具有耐热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以下有时称作“PET”)和成形加工性良好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以下有时称作“PBT”)混合,取两者长处而成的聚酯树脂组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利用这样的树脂组合物,得到良好的耐热性和减少翘曲变形等效果,但是,目前还没有全部满足如上所述的室内使用的放热仪器所要求的诸性能的树脂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昭53-928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昭53-10236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昭62-456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观、低翘曲性、耐热性、以及加热冷却耐久性良好的注塑成形品。
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如下所示。
〔1〕一种注塑成形品,其特征在于,(1)依据ISO75-1得到的载荷下挠曲温度为165~220℃;(2)利用JIS Z8741试验法得到的45°的表面光泽为95~110;(3)纵120mm、横120mm、厚2mm的平板在JIS B0021中的平面度为0~2mm;并且(4)将按照ISO3167成形而得到的拉伸特性评价用试验片在150℃的热风炉中加热处理10日后,再在23℃、50%RH下处理24小时,依据ISO527-1,2测定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为1.5%以上。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注塑成形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在(5a)UL94标准的阻燃性试验中为V-0。
〔3〕根据上述〔1〕所述的注塑成形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在(5b)UL94标准的阻燃性试验中为5VA或5VB。
〔4〕根据上述〔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塑成形品,其特征在于,被用于放热仪器的机壳的全部或一部分。
〔5〕根据上述〔4〕所述的注塑成形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热仪器为室内用电子仪器、室内用气体仪器、或室内用石油仪器。
〔6〕根据上述〔4〕所述的注塑成形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热仪器为加热用炊具。
〔7〕根据上述〔6〕所述的注塑成形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用炊具为电磁感应加热炊具。
〔8〕根据上述〔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塑成形品,其特征在于,相对于(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和(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的总含量100质量份,含有(C)弹性体3~20质量份、(D)玻璃纤维10~20质量份、(E)无机填充剂10~20质量份、以及(F)酯交换抑制剂1质量份以下,所述(A)成分以及所述(B)成分的质量比(A/B)为3/1~1/1,并且所述(D)成分以及所述(E)成分的质量比(D/E)为1/1.3~1.3/1。
〔9〕根据上述〔8〕所述的注塑成形品,其特征在于,还含有(G)阻燃剂10~20质量份、(H)阻燃助剂1~10质量份、以及(I)抗滴落剂1质量份以下。
〔10〕根据上述〔8〕或〔9〕所述的注塑成形品,其特征在于,所述(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的固有粘度为0.80~1.20dL/g。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外观、低翘曲性、耐热性、以及加热冷却耐久性良好的注塑成形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表面光泽的测定中使用的试验片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平面度的测定中使用的试验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技高分子株式会社,未经胜技高分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1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